63279767
基础教育三大难点如何突破
20
光明日报
2018-12-19 10:45:00
5753688
回应关切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解读回应回应关切
基础教育三大难点如何突破

发布日期: 2018-12-19 10:45   作者: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2018年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

截至今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为8.1%,超大班额比例为1.2%。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

日前,围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三个突出问题,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生负担,相当一部分来自课外学业负担。今年2月以来,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始推进。据介绍,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整改完成率达到95%,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思路,把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既作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

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

据调查统计,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市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南京、杭州等1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

清理规范竞赛活动是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

吕玉刚表示:清理工作遵循的原则是,第一,资质必须符合条件,主办方必须是在中编办、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第二,导向必须正确,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第三,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第四,坚持公益性,竞赛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经过认定之后,清单之外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将一律不得组织进行。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吕玉刚认为。

为推进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

择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自2014年起,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强化地方政府和学校招生入学责任,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推动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在前几年推进重点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对热点公办学校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广泛采取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50%以上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至区域内初中,扩大了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学生升学机会。

“目前,随迁子女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有7.5%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并全部纳入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补助范围,两者之和已经接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盲、聋、培智三类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0%。”吕玉刚告诉记者,教育部依托学籍系统和招生入学平台,禁止学校为违规招收的学生分配学籍,将招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竞赛,各地已处理相关责任人446人,杜绝“唯奖状”“唯证书”招生行为。

第三方评估机构对10个大城市2万名学生和7万名新生家长的调查显示,97.5%的新入学学生对就读学校表示满意,83%的家长认为近两年当地招生入学工作有明显改进,突出感受是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

“今年能如期实现‘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的工作目标,为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额创造了有利条件。”吕玉刚说。

教育部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作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特别是解决“城镇挤”突出矛盾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省细化目标,指导各省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抓住关键环节予以化解。

为确保如期平稳实现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加强省级统筹,加大对大班额问题严重的贫困县支持力度,督促县级政府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记者 靳晓燕)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下一篇: 无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回应关切

基础教育三大难点如何突破

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18-12-19    

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2018年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

截至今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为8.1%,超大班额比例为1.2%。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

日前,围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三个突出问题,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生负担,相当一部分来自课外学业负担。今年2月以来,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始推进。据介绍,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整改完成率达到95%,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思路,把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既作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加强与市场监管、民政、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

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

据调查统计,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市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南京、杭州等1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

清理规范竞赛活动是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

吕玉刚表示:清理工作遵循的原则是,第一,资质必须符合条件,主办方必须是在中编办、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第二,导向必须正确,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第三,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第四,坚持公益性,竞赛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经过认定之后,清单之外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将一律不得组织进行。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吕玉刚认为。

为推进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

择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自2014年起,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强化地方政府和学校招生入学责任,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推动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在前几年推进重点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对热点公办学校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入学。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广泛采取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50%以上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至区域内初中,扩大了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学生升学机会。

“目前,随迁子女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有7.5%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并全部纳入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补助范围,两者之和已经接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盲、聋、培智三类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0%。”吕玉刚告诉记者,教育部依托学籍系统和招生入学平台,禁止学校为违规招收的学生分配学籍,将招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竞赛,各地已处理相关责任人446人,杜绝“唯奖状”“唯证书”招生行为。

第三方评估机构对10个大城市2万名学生和7万名新生家长的调查显示,97.5%的新入学学生对就读学校表示满意,83%的家长认为近两年当地招生入学工作有明显改进,突出感受是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

“今年能如期实现‘2018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的工作目标,为2020年底基本消除大班额创造了有利条件。”吕玉刚说。

教育部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作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特别是解决“城镇挤”突出矛盾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省细化目标,指导各省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抓住关键环节予以化解。

为确保如期平稳实现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加强省级统筹,加大对大班额问题严重的贫困县支持力度,督促县级政府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记者 靳晓燕)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下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