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广大市民和网民:
近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失控态势,国内个别地区新增病例也呈个位数增长情况,引起区内部分市民和网民关注,为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态势,根据有关规定,特区人民政府就此事回应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六枝特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外防输入”的各项决策部署,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不畏艰辛,主动作为,迅速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成果。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完备防控组织体系
自1月21日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坚决第一时间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一是成立了以特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源头筛查专班、医疗救治专班、社会管控专班、舆论宣传专班、督查问责组等6个专班16个工作组,统筹全区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明确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防控责任。二是明确43名县级领导干部领衔,18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责,统筹乡镇力量全面防控。三是整合脱贫攻坚帮扶单位轮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做到统一指挥、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四是严格压实行业管理责任,15家重点区直部门全部制定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总体上形成区乡村三级“1+18+N”的组织保障体系和防控责任体系。五是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等21份文件,明确20名县级领导包保联系40家重点企业,统筹做好中小微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工作,召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62次,组织各脱贫攻坚帮扶单位轮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力量参与,织密乡村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网络,形成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体系。
二、强化联防联控,形成全面作战防控态势
(一)坚持落地查人。严格按照“两个一律”规定,执行好首站责任制,采取全面入户排查和小区、村(居)民自治相结合方式,全面加强境外人员管理,并依托公安、工信、应急等部门大数据分析,通过信息比对,提前掌握各类风险地区人员具体信息,紧盯重点对象全员排查,重点收集返回(新进)六枝不满14天人员及“重点疫区”人员,实时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接到市疫情防控数据排查专班下发各类指令、通知1739条,涉及人员信息26494条。全区共入户排查118.04万余人(次),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338人,从境外入境返黔人员203人,相关人员均已按照当前我省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分类管控措施。
(二)坚持精准防病。组织全区医务人员、一线排查人员分批次开展监测、防控、诊疗知识培训48次1.9万余人(次)。从辖区内医院抽调流行病学、临床诊疗、影像学等领域医务人员232人组成专家组,精选10人组建核心专家组,对全区排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共开展核酸采样36147人,反馈结果均为阴性。
(三)坚持分类施策。一是严格核酸检测。及时组织对区内排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已开展核酸采样36147人,反馈结果36020人,均为阴性。二是严格隔离措施。针对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来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隔离观察,目前全区保留集中隔离留观点1个(博大医院),截至11月9日集中隔离留观1867人;全区累计实施居家观察23664人(返乡人员11398人、密切接触人员12266人),现无居家观察人员。三是严格集中救治。全区达到单独隔离监测标准床位346张,疫情发生以来,定点医院累计接诊发热人数846人,隔离救治101人,均全部出院。
(四)坚持联防联控。一是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小区疫情防控的通告》,严格落实群防群控“十条措施”,加强全区2290个城市小区和农村自然村寨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发动2828名党员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299个,带动群众1万余人参与群防群控。二是因时制宜、分类分级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加大重点场所、重要环节防控力度。疫情防控期间,设置交通卡点26个,累计排查车辆7.05万辆、人员18.56万人,排查出发热及其他症状52人均按规定处理。三是按照“管点、控线、畅面”要求,2月17日全部取消国省干道和乡、村道卡点后,规范设置高速收费站、火车站等重要节点值守服务点,进入六枝人员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检查、登记、行动轨迹追踪等措施。目前,全区累计扫码测温1370万余次,体温异常人员9人已按照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五)坚持要素保障。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资金3879.57万元用于保障县级“九大能力”建设工作及相关工作任务(其中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850万元、中央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212万元、2020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补助资金555.8万元、中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补助结算资金261.77万元),并落实疫情防控社会捐赠资金专款专用。在出资34.7万元为6768名一线干部、医护人员购买健康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为4443名一线医护人员及干部追加购买健康险,确保他们安心工作。二是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在原六枝特区人民医院感染病区楼基础上改建1260平方米、增建钢结构医护办公和休息洁净区域约300平方米、扩建30平方米产物分析室,项目已完成建设及投入使用;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现用实验室、疾控中心实验室和六枝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面完成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日核酸检测能力达6000人次,实现重点人群6小时出检查结果,普通人群12小时出检测结果。六枝特区疾控中心在现有冷库12立方米的基础上,新建1个9立方米的冷库,以达到20立方的标准。三是强化防疫物资储备。采购采样管9万个、提取试纸1.8万人次、检测试纸1.8万人次、采样箱40个;采购覆盖全区18个乡(镇、街道)14种设备、251个村(居)12种设备;购买5辆救护车及车载救护设备、采购应急车1台;在成立物资采购组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受捐等方式保障口罩123.01万个(含民用口罩)、采购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和玻璃体温计)6557支、防护服5020套、医用复合碘消毒液4000瓶、快速手消1859瓶、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公斤。
(六)强化应急处置。一是制发《六枝特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成立了重点排查调度办公室,负责对重点对象排查处置工作的全面调度。二是依托公安、工信、交警、疾控及三大通讯运营商技术力量,成立技术支撑组。联合政法、交通、卫健、市场监管、交警等有关单位,成立一线排查组,并明确专人,组建常态化排查队伍,配备完善防护装备,专门负责深入一线,见面查找疫情风险重点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三是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协助一线排查组进行重点人员排查和现场维护秩序等工作,有效形成了健全的社会防控体系,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拉得出、打得赢”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目前已开展演练3次,并将长期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设置不同场景开展盲演。
三、强化宣传发动,动员全区全员参与防控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网络、电视等线上平台播发中央、省、市、特区各类疫情信息、公告通告、防控措施等3000余万条(次);将居家观察“十个做到”、医学观察“十条措施”、市民防护“十个注意”和《六枝特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等制作成音频28个,利用广播、村村响、小喇叭等循环播380万次;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防疫公益短信400万余条,为4000余名干部职工开通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彩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持续构筑,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全面提高;在各级媒体刊播疫情防控相关稿件4200余条,推送疫情防控一线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报道1820条(次)。二是严厉打击违规聚会、造谣传谣、扰乱疫情防控大局等违法行为48起,行政拘留76人、警告4人、治安罚款29人,通过典型引领、反面震慑,营造了良好的疫情防控社会氛围。三是加强舆情管控,制定《六枝特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各网络平台监测和巡查,实行“一日三报”,确保及时发现、妥善处置舆情,目前共处置舆情200余条。四是加强组织动员,春节期间全区领导干部到岗率95.33%,医疗机构到岗率100%,驻村干部到岗率96.37%,并从1月26日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岗位,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春节以来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五是争取社会大力支持,开展疫情防控以来,积极动员区内外企业、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从资金、防控物资等各方面为全区提供了大力支持,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262.34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80.09万元。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一)增强服务意识,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一是在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期间,在全区企业设置复工复产医疗服务室21个,对全区37所高三或初三学校实行“一院包一校”制度,派驻115名医务人员驻点服务,组织79名医务人员开展巡诊服务,服务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等人员20.68万人次。二是累计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10万余人。派出3个督促指导组共12人对复工企业、复学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现场消杀指导。统筹发放600公斤消毒液、1.7万余个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三是20位在职县级领导疫情防控期间到40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服务166次,累计协调解决用地、产品销售、物流、用工、防护物资不足等问题75个。四是通过“六枝融媒”“六枝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收集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涉及省内外1564家企业10588个岗位115023人。
(二)强化政策落实,减轻企业复工复产负担。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措施,协调区内银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资金,已投放141笔10.59亿元,累计办理展期30笔1.02亿元。为13家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审批上报24家企业稳岗补贴,26家规上复产企业、44家规下复产企业获得复工复产专项奖励资金65.2万元,组织符合要求的17家企业申报2020年省工信专项资金,目前已获批5家企业(单位)总计金额570万元。安排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00万元按照房租补贴、贷款贴息、水电气费减免等三种补助类型对区内6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金补助。二是全区28家纳入调度的规上企业、12对生产煤矿,2425家小微企业、64家农业企业、16家服务业、40家批零住餐企业、46家国有企业均100%复工复产。58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43.9亿元,目前已100%复工。安六铁路(六枝段)全线竣工,已于2020年7月8日顺利通车。
五、强化督促指导,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从区直有关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21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选调普查人员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普查,组建10个督查组对乡(镇、街道)挂牌督战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进行督战,加快工作进度,补齐弱项短板。2020年大连市援建六枝的4026万元项目资金计划实施7个大项17个子项目,资金已到账并全额拨付实施单位,项目有序建设中。对全区450户1831人“两类人员”进行常态动态监测和帮扶,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信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四个不摘”要求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压紧压实,及时补齐短板弱项,保证脱贫质量。二是认真落实2020年农业“提质增效年”相关部署,按照“四个落实”“四个确保”“四个一”“四个有”要求,强力推进2020年全区种植业任务73万亩,目前已完成73.74万亩;4.05万亩低效作物调减,共完成种植面积4.06万亩。在巩固提升2019年已建72个示范点基础上,着力打造市级示范点18个、新建区级示范点130个。完成县级领导领办小康菜园示范点18个、新建区级示范点130个。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还存在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当前,我区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总体形势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一是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境外疫情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确诊病例超过5065万人,形势异常严峻,虽然有各级海关等严防严守,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和卡点撤销,人员流动频繁,近期天津新增1例本土病例,新疆、上海、陕西、广东、四川、内蒙古、山西、辽宁、江苏先后发现输入性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基层防范境外病例输入压力较大。二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压力较大。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各类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频发,而药店不能直接售卖退烧药,部分患者嫌麻烦而不愿意到定点医院就诊,无形中增加了防控难度和压力。三是就业务工压力较大。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家采取了系列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但受国内外疫情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按时复产,出现劳动力因无法就业滞留的情况。
就六枝而言,“外防输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作的核心,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持续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策略,稳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严防疫情形势发生逆转。二是持续压实管控责任。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的准确判断,坚决扛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治责任,继续严防死守,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持续加大疫情严峻形势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醒群众自觉、主动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三是持续强化政策落实。认真吃深悟透各级政策文件精神,不折不扣执行各级决策部署,做到工作思路不跑偏、贯彻落实不走样。同时,紧抓省大力实施“两张清单”“六网会战”、地方政府债券等重大政策机遇,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四是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和协调,认真吃深悟透各级政策文件精神,不折不扣执行各级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各疫情防控各专班、各部门、乡(镇、街道)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合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截至目前,全区疫情防控取得了“零疑似、零确诊”的阶段性成效,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请全区广大市民和网民在生产生活中,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开展生活和工作,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的回应
(2020年11月10日)
广大市民和网民:
近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失控态势,国内个别地区新增病例也呈个位数增长情况,引起区内部分市民和网民关注,为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态势,根据有关规定,特区人民政府就此事回应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六枝特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外防输入”的各项决策部署,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不畏艰辛,主动作为,迅速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成果。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完备防控组织体系
自1月21日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坚决第一时间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一是成立了以特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源头筛查专班、医疗救治专班、社会管控专班、舆论宣传专班、督查问责组等6个专班16个工作组,统筹全区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明确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防控责任。二是明确43名县级领导干部领衔,18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责,统筹乡镇力量全面防控。三是整合脱贫攻坚帮扶单位轮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做到统一指挥、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四是严格压实行业管理责任,15家重点区直部门全部制定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总体上形成区乡村三级“1+18+N”的组织保障体系和防控责任体系。五是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等21份文件,明确20名县级领导包保联系40家重点企业,统筹做好中小微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工作,召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会议62次,组织各脱贫攻坚帮扶单位轮战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力量参与,织密乡村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网络,形成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体系。
二、强化联防联控,形成全面作战防控态势
(一)坚持落地查人。严格按照“两个一律”规定,执行好首站责任制,采取全面入户排查和小区、村(居)民自治相结合方式,全面加强境外人员管理,并依托公安、工信、应急等部门大数据分析,通过信息比对,提前掌握各类风险地区人员具体信息,紧盯重点对象全员排查,重点收集返回(新进)六枝不满14天人员及“重点疫区”人员,实时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疫情发生以来,接到市疫情防控数据排查专班下发各类指令、通知1739条,涉及人员信息26494条。全区共入户排查118.04万余人(次),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338人,从境外入境返黔人员203人,相关人员均已按照当前我省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分类管控措施。
(二)坚持精准防病。组织全区医务人员、一线排查人员分批次开展监测、防控、诊疗知识培训48次1.9万余人(次)。从辖区内医院抽调流行病学、临床诊疗、影像学等领域医务人员232人组成专家组,精选10人组建核心专家组,对全区排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共开展核酸采样36147人,反馈结果均为阴性。
(三)坚持分类施策。一是严格核酸检测。及时组织对区内排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已开展核酸采样36147人,反馈结果36020人,均为阴性。二是严格隔离措施。针对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来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隔离观察,目前全区保留集中隔离留观点1个(博大医院),截至11月9日集中隔离留观1867人;全区累计实施居家观察23664人(返乡人员11398人、密切接触人员12266人),现无居家观察人员。三是严格集中救治。全区达到单独隔离监测标准床位346张,疫情发生以来,定点医院累计接诊发热人数846人,隔离救治101人,均全部出院。
(四)坚持联防联控。一是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小区疫情防控的通告》,严格落实群防群控“十条措施”,加强全区2290个城市小区和农村自然村寨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发动2828名党员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299个,带动群众1万余人参与群防群控。二是因时制宜、分类分级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加大重点场所、重要环节防控力度。疫情防控期间,设置交通卡点26个,累计排查车辆7.05万辆、人员18.56万人,排查出发热及其他症状52人均按规定处理。三是按照“管点、控线、畅面”要求,2月17日全部取消国省干道和乡、村道卡点后,规范设置高速收费站、火车站等重要节点值守服务点,进入六枝人员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检查、登记、行动轨迹追踪等措施。目前,全区累计扫码测温1370万余次,体温异常人员9人已按照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五)坚持要素保障。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资金3879.57万元用于保障县级“九大能力”建设工作及相关工作任务(其中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850万元、中央支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212万元、2020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补助资金555.8万元、中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补助结算资金261.77万元),并落实疫情防控社会捐赠资金专款专用。在出资34.7万元为6768名一线干部、医护人员购买健康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为4443名一线医护人员及干部追加购买健康险,确保他们安心工作。二是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在原六枝特区人民医院感染病区楼基础上改建1260平方米、增建钢结构医护办公和休息洁净区域约300平方米、扩建30平方米产物分析室,项目已完成建设及投入使用;六枝特区人民医院现用实验室、疾控中心实验室和六枝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全面完成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日核酸检测能力达6000人次,实现重点人群6小时出检查结果,普通人群12小时出检测结果。六枝特区疾控中心在现有冷库12立方米的基础上,新建1个9立方米的冷库,以达到20立方的标准。三是强化防疫物资储备。采购采样管9万个、提取试纸1.8万人次、检测试纸1.8万人次、采样箱40个;采购覆盖全区18个乡(镇、街道)14种设备、251个村(居)12种设备;购买5辆救护车及车载救护设备、采购应急车1台;在成立物资采购组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受捐等方式保障口罩123.01万个(含民用口罩)、采购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和玻璃体温计)6557支、防护服5020套、医用复合碘消毒液4000瓶、快速手消1859瓶、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公斤。
(六)强化应急处置。一是制发《六枝特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演练工作方案》,成立了重点排查调度办公室,负责对重点对象排查处置工作的全面调度。二是依托公安、工信、交警、疾控及三大通讯运营商技术力量,成立技术支撑组。联合政法、交通、卫健、市场监管、交警等有关单位,成立一线排查组,并明确专人,组建常态化排查队伍,配备完善防护装备,专门负责深入一线,见面查找疫情风险重点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三是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协助一线排查组进行重点人员排查和现场维护秩序等工作,有效形成了健全的社会防控体系,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拉得出、打得赢”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目前已开展演练3次,并将长期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设置不同场景开展盲演。
三、强化宣传发动,动员全区全员参与防控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网络、电视等线上平台播发中央、省、市、特区各类疫情信息、公告通告、防控措施等3000余万条(次);将居家观察“十个做到”、医学观察“十条措施”、市民防护“十个注意”和《六枝特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等制作成音频28个,利用广播、村村响、小喇叭等循环播380万次;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防疫公益短信400万余条,为4000余名干部职工开通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彩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持续构筑,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全面提高;在各级媒体刊播疫情防控相关稿件4200余条,推送疫情防控一线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报道1820条(次)。二是严厉打击违规聚会、造谣传谣、扰乱疫情防控大局等违法行为48起,行政拘留76人、警告4人、治安罚款29人,通过典型引领、反面震慑,营造了良好的疫情防控社会氛围。三是加强舆情管控,制定《六枝特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各网络平台监测和巡查,实行“一日三报”,确保及时发现、妥善处置舆情,目前共处置舆情200余条。四是加强组织动员,春节期间全区领导干部到岗率95.33%,医疗机构到岗率100%,驻村干部到岗率96.37%,并从1月26日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岗位,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春节以来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五是争取社会大力支持,开展疫情防控以来,积极动员区内外企业、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从资金、防控物资等各方面为全区提供了大力支持,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262.34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80.09万元。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一)增强服务意识,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一是在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期间,在全区企业设置复工复产医疗服务室21个,对全区37所高三或初三学校实行“一院包一校”制度,派驻115名医务人员驻点服务,组织79名医务人员开展巡诊服务,服务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等人员20.68万人次。二是累计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证明10万余人。派出3个督促指导组共12人对复工企业、复学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现场消杀指导。统筹发放600公斤消毒液、1.7万余个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三是20位在职县级领导疫情防控期间到40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服务166次,累计协调解决用地、产品销售、物流、用工、防护物资不足等问题75个。四是通过“六枝融媒”“六枝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收集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涉及省内外1564家企业10588个岗位115023人。
(二)强化政策落实,减轻企业复工复产负担。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措施,协调区内银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信贷资金,已投放141笔10.59亿元,累计办理展期30笔1.02亿元。为13家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审批上报24家企业稳岗补贴,26家规上复产企业、44家规下复产企业获得复工复产专项奖励资金65.2万元,组织符合要求的17家企业申报2020年省工信专项资金,目前已获批5家企业(单位)总计金额570万元。安排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00万元按照房租补贴、贷款贴息、水电气费减免等三种补助类型对区内6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金补助。二是全区28家纳入调度的规上企业、12对生产煤矿,2425家小微企业、64家农业企业、16家服务业、40家批零住餐企业、46家国有企业均100%复工复产。58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43.9亿元,目前已100%复工。安六铁路(六枝段)全线竣工,已于2020年7月8日顺利通车。
五、强化督促指导,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从区直有关部门和18个乡(镇、街道)21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选调普查人员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普查,组建10个督查组对乡(镇、街道)挂牌督战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进行督战,加快工作进度,补齐弱项短板。2020年大连市援建六枝的4026万元项目资金计划实施7个大项17个子项目,资金已到账并全额拨付实施单位,项目有序建设中。对全区450户1831人“两类人员”进行常态动态监测和帮扶,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基础信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四个不摘”要求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压紧压实,及时补齐短板弱项,保证脱贫质量。二是认真落实2020年农业“提质增效年”相关部署,按照“四个落实”“四个确保”“四个一”“四个有”要求,强力推进2020年全区种植业任务73万亩,目前已完成73.74万亩;4.05万亩低效作物调减,共完成种植面积4.06万亩。在巩固提升2019年已建72个示范点基础上,着力打造市级示范点18个、新建区级示范点130个。完成县级领导领办小康菜园示范点18个、新建区级示范点130个。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还存在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当前,我区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总体形势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一是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境外疫情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确诊病例超过5065万人,形势异常严峻,虽然有各级海关等严防严守,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和卡点撤销,人员流动频繁,近期天津新增1例本土病例,新疆、上海、陕西、广东、四川、内蒙古、山西、辽宁、江苏先后发现输入性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基层防范境外病例输入压力较大。二是秋冬季疫情防控压力较大。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各类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频发,而药店不能直接售卖退烧药,部分患者嫌麻烦而不愿意到定点医院就诊,无形中增加了防控难度和压力。三是就业务工压力较大。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家采取了系列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但受国内外疫情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按时复产,出现劳动力因无法就业滞留的情况。
就六枝而言,“外防输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作的核心,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持续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策略,稳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严防疫情形势发生逆转。二是持续压实管控责任。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的准确判断,坚决扛起“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治责任,继续严防死守,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持续加大疫情严峻形势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醒群众自觉、主动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三是持续强化政策落实。认真吃深悟透各级政策文件精神,不折不扣执行各级决策部署,做到工作思路不跑偏、贯彻落实不走样。同时,紧抓省大力实施“两张清单”“六网会战”、地方政府债券等重大政策机遇,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四是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和协调,认真吃深悟透各级政策文件精神,不折不扣执行各级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各疫情防控各专班、各部门、乡(镇、街道)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合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截至目前,全区疫情防控取得了“零疑似、零确诊”的阶段性成效,有效保障了全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请全区广大市民和网民在生产生活中,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开展生活和工作,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