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文件: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度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一、《方案》出台背景、意义
我区国土面积1792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地质环境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随着工程建设、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对地质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受极端天气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做好2021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2021年度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方案》政策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的通知》等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起草《方案》,并征求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区直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意见后,报经特区人民政府审定后,同意印发。
三、《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地质灾害概况、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防治主要任务、工作要求要求五大部分。
(一)地质灾害现状。截至2021年5月13日,根据汛前排查及专项调查结果,全区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20处,涉及威胁人口3052户14080人,在2020年底基础上新增5处,核销13处。按隐患类型划分:滑坡58处(48.5%),崩塌41处(34.5%),不稳定斜坡16处(13%),地面塌陷5处(4%)。按诱发因素划分:自然因素诱发111处(92.2%),威胁2774户12596人;人为活动诱发9处(7.8%),威胁278户1484人;采煤活动诱发8处,威胁242户1327人;工程活动诱发1处,威胁36户、157人。按规模划分:大型4处、中型36处,小型80处。按风险等级划分:重大风险5处、较大风险4处、一般风险107处、低风险4处。
(二)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根据危险等级划分,六枝特区共有特别危险点5个。一是关寨镇社勒村大寨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受威胁人口170户838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二是新窑镇联合村大坪地组滑坡隐患点,威胁新窑镇联合村大坪地组10户6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三是关寨镇下麻翁村金花坡不稳定斜坡隐患点,成直接威胁下麻翁村包包组、猴子田组居民、猴子田煤矿职工共计52户233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四是月亮河乡花德村红星组(幼儿园旁)滑坡隐患点,威胁滑坡体下方农户15户73人、幼儿园师生168人、派出所13名干警生命财产安全,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五是新华镇田坝村狮子丫口组地面塌陷隐患点,受胁人数122户512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
(三)灾害重点时段及重点区域预测。一是重点时段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主要在汛期5月至9月,高峰时段6月至8月,特别是暴雨、特大暴雨和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当日降雨量累计达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达100毫米以上时,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当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雨量累计达1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达到200毫米以上时,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极高。采煤集中区域、工程建设活动区受降雨和工程活动叠加影响,全年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极大。二是重点区域预测。我区多为玄武岩、砂岩、古滑坡体、煤系地层,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中寨乡、新窑镇、新华镇、大用镇、郎岱镇、关寨镇等为采煤乡镇,含煤地层岩性为龙潭组砂岩,受采煤活动影响,龙潭组砂岩及上覆长兴组—大隆组、夜郎组砂岩和泥灰岩地层,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寨乡、新场乡、新窑镇、新华镇、郎岱镇、关寨镇、牂牁镇等地表大量出露强风化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层堆积较厚且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主要任务。一是抓好隐患排查工作,精准识别风险;二是点面结合双管控,夯实人防基础;三是技防专防相结合,提升预警精准度;四是全面推进综合治理,确保治理取得实效;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提升全民防范意识;六是强化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二是落实资金保障;三是强化督促检查。
四、名词解释
(一)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58-53226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有关事宜) 邮箱:liuzhigov@163.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关于《2021年度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 方案》的解读材料
关联文件: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度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一、《方案》出台背景、意义
我区国土面积1792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地质环境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随着工程建设、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对地质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受极端天气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做好2021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2021年度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方案》政策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六枝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的通知》等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起草《方案》,并征求特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区直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意见后,报经特区人民政府审定后,同意印发。
三、《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地质灾害概况、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防治主要任务、工作要求要求五大部分。
(一)地质灾害现状。截至2021年5月13日,根据汛前排查及专项调查结果,全区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120处,涉及威胁人口3052户14080人,在2020年底基础上新增5处,核销13处。按隐患类型划分:滑坡58处(48.5%),崩塌41处(34.5%),不稳定斜坡16处(13%),地面塌陷5处(4%)。按诱发因素划分:自然因素诱发111处(92.2%),威胁2774户12596人;人为活动诱发9处(7.8%),威胁278户1484人;采煤活动诱发8处,威胁242户1327人;工程活动诱发1处,威胁36户、157人。按规模划分:大型4处、中型36处,小型80处。按风险等级划分:重大风险5处、较大风险4处、一般风险107处、低风险4处。
(二)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根据危险等级划分,六枝特区共有特别危险点5个。一是关寨镇社勒村大寨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受威胁人口170户838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二是新窑镇联合村大坪地组滑坡隐患点,威胁新窑镇联合村大坪地组10户6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三是关寨镇下麻翁村金花坡不稳定斜坡隐患点,成直接威胁下麻翁村包包组、猴子田组居民、猴子田煤矿职工共计52户233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四是月亮河乡花德村红星组(幼儿园旁)滑坡隐患点,威胁滑坡体下方农户15户73人、幼儿园师生168人、派出所13名干警生命财产安全,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五是新华镇田坝村狮子丫口组地面塌陷隐患点,受胁人数122户512人,属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点。
(三)灾害重点时段及重点区域预测。一是重点时段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度地质灾害发生时段主要在汛期5月至9月,高峰时段6月至8月,特别是暴雨、特大暴雨和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当日降雨量累计达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达100毫米以上时,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当短时间(1日或数小时)降雨量累计达150毫米或连续降雨量累计达到200毫米以上时,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极高。采煤集中区域、工程建设活动区受降雨和工程活动叠加影响,全年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极大。二是重点区域预测。我区多为玄武岩、砂岩、古滑坡体、煤系地层,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中寨乡、新窑镇、新华镇、大用镇、郎岱镇、关寨镇等为采煤乡镇,含煤地层岩性为龙潭组砂岩,受采煤活动影响,龙潭组砂岩及上覆长兴组—大隆组、夜郎组砂岩和泥灰岩地层,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中寨乡、新场乡、新窑镇、新华镇、郎岱镇、关寨镇、牂牁镇等地表大量出露强风化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层堆积较厚且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主要任务。一是抓好隐患排查工作,精准识别风险;二是点面结合双管控,夯实人防基础;三是技防专防相结合,提升预警精准度;四是全面推进综合治理,确保治理取得实效;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提升全民防范意识;六是强化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二是落实资金保障;三是强化督促检查。
四、名词解释
(一)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