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现将六枝特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特区党委常委会、特区政府党组、各级各单位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2023年,特区党委常委会、特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9次。同时,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纵深推进“证照分离” 改革。六枝特区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67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为备案5项、告知承诺12项、优化审批服务44项。2023年,共办理“证照分离”改革事项4962项。二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本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后我区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共25项,调整结果均在特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并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检查”机制,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地落实。三是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组织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单位例会等开展《条例》学习,并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通过“六枝融媒”“投资六枝”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对《条例》进行线上宣传,以实地走访宣讲、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线下宣传,累计印发《条例》5000余册,积极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深化开展企业走访包保服务,及时收集企业诉求、意见建议等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六枝办事·特事特办”品牌。2023年,推送惠企政策惠及市场主体20140户(次)。74家“双问双服务”走访责任单位走访市场主体23350户(次),收集有效诉求442个,已办结442个,解决率达100%。
(三)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并积极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和备案意识。2023年,审核政府系统规范性文件11份,出具审核意见书11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合格率均达100%。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2023 年,按要求编制六枝特区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并按程序在特区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全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6 项,均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决策中的作用。2023年,特区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室代理行政诉讼案件35件、民事案件6件,出具合同审查意见和法律意见共101份,参与处理重大决策出具法律意见1件,参加涉法会议114次,接受政府系统各单位咨询法律问题900余次。
(五)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根据省、市关于行政执法证件标准要求,全面开展行政执法证办理工作。截至目前,26家行政执法机关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300余个。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2023年,全区44家行政执法机关办理行政执法案件 570737 件,其中,行政许可102458件、行政处罚398890件、行政强制13854件、行政征收征用653件。三是强化执法装备保障。累计投入执法经费1336.08万元,配备执法记录仪596台,其中:投入经费989.34万元配备警车、办案保障以及其他警用装备等。四是积极组织学法培训。累计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227场次,先后于2023年2月、5月、10月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专题培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和行政执法监督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达9604人(次)。
(六)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一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 以贵州省应急预案体系试点建设为契机,根据省、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区、乡(镇、街道)、村(居)、基层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1+40+11+8”应急预案体系框架(1个总体预案,40个专项预案,11个部门预案,8个保障预案)。截止目前,已完成327个应急预案修编工作。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规范值班值守制度,在汛期、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准备,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调度安全防范工作动态和各有关单位值班值守情况,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及时响应、高效处置。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信息1298621条,抽查调度各单位16400家(次)。三是熟悉掌握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信息处置报送流程。明确值班值守人员须岗前培训突发事件处理相关内容,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调度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做到不漏报、不迟报、不瞒报。
(七)强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一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85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760人,其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254人、村(居)人民调解员1410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96人,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区域、行业全覆盖。二是持续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202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2917次,调解3874件,调解成功3839件,成功率达99%,其中:诉前调解782件,均调解成功。明确律师22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9人担任253个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85件。三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通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 进一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减少矛盾纠纷。2023年,全区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9件,受理64件,不予受理5件,2022年转结6件,共计受理70件,办结57件。
(八)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报告工作制度,积极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相关建议、提案。2023年,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54件、政协提案162件,办复率100%。二是加强审计监督。2023年,上级审计机关累计交办问题 65个,目前已完成整改9个,正在整改56个。2023年,全区计划审计项目8个,其中:财政管理审计4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个、企业审计2个。目前已出具审计报告8份,审计查出问题89个,已整改31个,正在整改58个,提出审计建议23条。三是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2023年,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842条,其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12113条,政务新媒体公开3235条,其他方式公开494条。
(九)推动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统筹抓好“全省通办” “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和“12345热线”办理等工作,提升服务满意度,全省3635项服务事项实现“就近收件,异地受理、远程办理”。2023年,全面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177 项,先后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等10个地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目前已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648件。全力落实“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收件窗口5个,完成“水电气电视报装联合办理”“退役军人一件事”等一件事系统配置,目前已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1743件。共收到“12345热线”工单4219件,按时转办4219件,办结4217件,在办2件,办结率达99.95%;其中:网站(“七网”)留言件187件,按时转办187件,办结187件,办结率达100% 。涉及我区“回头看”办件4个,目前已整改销号3个,正在整改1个。同时,积极引导办事群众参与评价17.77万人次,评价满意率达100%。
(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一是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特区党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2023年,特区党委常委会 会议研究法治工作3次,特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工作3次。二是强化督察考核。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组织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察,对乡镇(街道)、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督察,发现问题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存在问题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一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不够深入。我区法治专业人员大 部分集中在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纪委监委和部分行政执法机关,主要为实务型法治人才,研究型法治人才不足,在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二是法治力量薄弱。因机构编制限制,在机构设置中,除部分行政执法单位设有法规股室外,大部分单位未设立专门的法治机构,涉法事项基本委托法律顾问开展,区级法律顾问力量难以满足法律咨询需求。
三是部分干部法治观念有待提升。少数领导干部法治理念、 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高标准、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法治思维不强,依法行政意识不足,在法律适用时缺乏法律依据或者适用法律错误。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3年,特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 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提高法治建设思想认识。2023年,共举办法治专题讲座8次,特区党委书记为全区政法系统上党课1次。 二是强化安排部署。研究制定《2023年六枝特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3年六枝特区“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2023年六枝特区“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等,认真组织开展送法“七进”活动,深入基层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开展法治宣传宣讲30余场次,开展法治进校园100余场次。三是加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提拔使用政法系统干部13人和具有法治相关专业干部10人,政法系统交流干部22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紧盯法治政府建设薄弱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特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乡镇(街道)学习计划,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法治政府的生动实践。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制度,深化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制度,切实提高“关键少数”法治理念。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严格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切实防止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持续发挥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增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实效,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切实提高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质量,做好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
(三)持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行使,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巡察监督、专项执法检查、集中案卷评查、公述民评等各类执法监督活动,健全与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委)联合监督机制,有效提升监督成效。
(四)依法主动接受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始终在法律范围内履职尽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重要工作决策积极邀请人大、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参与,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确保政策决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运行,切实降低行政违法风险。同时,深化自查自纠,强化举一反三,反思复盘历年败诉案件,认真分析研判,深刻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现将六枝特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特区党委常委会、特区政府党组、各级各单位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2023年,特区党委常委会、特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9次。同时,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纵深推进“证照分离” 改革。六枝特区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67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为备案5项、告知承诺12项、优化审批服务44项。2023年,共办理“证照分离”改革事项4962项。二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本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清单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后我区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目录共25项,调整结果均在特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布;并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检查”机制,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地落实。三是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组织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单位例会等开展《条例》学习,并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通过“六枝融媒”“投资六枝”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对《条例》进行线上宣传,以实地走访宣讲、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进行线下宣传,累计印发《条例》5000余册,积极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深化开展企业走访包保服务,及时收集企业诉求、意见建议等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持续擦亮“贵人服务”“六枝办事·特事特办”品牌。2023年,推送惠企政策惠及市场主体20140户(次)。74家“双问双服务”走访责任单位走访市场主体23350户(次),收集有效诉求442个,已办结442个,解决率达100%。
(三)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并积极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和备案意识。2023年,审核政府系统规范性文件11份,出具审核意见书11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合格率均达100%。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2023 年,按要求编制六枝特区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并按程序在特区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全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6 项,均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决策中的作用。2023年,特区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室代理行政诉讼案件35件、民事案件6件,出具合同审查意见和法律意见共101份,参与处理重大决策出具法律意见1件,参加涉法会议114次,接受政府系统各单位咨询法律问题900余次。
(五)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根据省、市关于行政执法证件标准要求,全面开展行政执法证办理工作。截至目前,26家行政执法机关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300余个。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管理。2023年,全区44家行政执法机关办理行政执法案件 570737 件,其中,行政许可102458件、行政处罚398890件、行政强制13854件、行政征收征用653件。三是强化执法装备保障。累计投入执法经费1336.08万元,配备执法记录仪596台,其中:投入经费989.34万元配备警车、办案保障以及其他警用装备等。四是积极组织学法培训。累计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227场次,先后于2023年2月、5月、10月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专题培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和行政执法监督专题培训,参训人员达9604人(次)。
(六)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一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 以贵州省应急预案体系试点建设为契机,根据省、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区、乡(镇、街道)、村(居)、基层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1+40+11+8”应急预案体系框架(1个总体预案,40个专项预案,11个部门预案,8个保障预案)。截止目前,已完成327个应急预案修编工作。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进一步规范值班值守制度,在汛期、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准备,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调度安全防范工作动态和各有关单位值班值守情况,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及时响应、高效处置。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信息1298621条,抽查调度各单位16400家(次)。三是熟悉掌握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信息处置报送流程。明确值班值守人员须岗前培训突发事件处理相关内容,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调度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做到不漏报、不迟报、不瞒报。
(七)强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一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285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760人,其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254人、村(居)人民调解员1410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96人,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区域、行业全覆盖。二是持续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202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2917次,调解3874件,调解成功3839件,成功率达99%,其中:诉前调解782件,均调解成功。明确律师22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9人担任253个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85件。三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通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 进一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减少矛盾纠纷。2023年,全区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9件,受理64件,不予受理5件,2022年转结6件,共计受理70件,办结57件。
(八)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报告工作制度,积极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的相关建议、提案。2023年,累计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54件、政协提案162件,办复率100%。二是加强审计监督。2023年,上级审计机关累计交办问题 65个,目前已完成整改9个,正在整改56个。2023年,全区计划审计项目8个,其中:财政管理审计4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个、企业审计2个。目前已出具审计报告8份,审计查出问题89个,已整改31个,正在整改58个,提出审计建议23条。三是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2023年,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842条,其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12113条,政务新媒体公开3235条,其他方式公开494条。
(九)推动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统筹抓好“全省通办” “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和“12345热线”办理等工作,提升服务满意度,全省3635项服务事项实现“就近收件,异地受理、远程办理”。2023年,全面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177 项,先后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等10个地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目前已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648件。全力落实“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收件窗口5个,完成“水电气电视报装联合办理”“退役军人一件事”等一件事系统配置,目前已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1743件。共收到“12345热线”工单4219件,按时转办4219件,办结4217件,在办2件,办结率达99.95%;其中:网站(“七网”)留言件187件,按时转办187件,办结187件,办结率达100% 。涉及我区“回头看”办件4个,目前已整改销号3个,正在整改1个。同时,积极引导办事群众参与评价17.77万人次,评价满意率达100%。
(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一是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特区党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2023年,特区党委常委会 会议研究法治工作3次,特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工作3次。二是强化督察考核。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组织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察,对乡镇(街道)、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督察,发现问题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存在问题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一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不够深入。我区法治专业人员大 部分集中在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纪委监委和部分行政执法机关,主要为实务型法治人才,研究型法治人才不足,在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研究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二是法治力量薄弱。因机构编制限制,在机构设置中,除部分行政执法单位设有法规股室外,大部分单位未设立专门的法治机构,涉法事项基本委托法律顾问开展,区级法律顾问力量难以满足法律咨询需求。
三是部分干部法治观念有待提升。少数领导干部法治理念、 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与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高标准、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法治思维不强,依法行政意识不足,在法律适用时缺乏法律依据或者适用法律错误。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3年,特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 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提高法治建设思想认识。2023年,共举办法治专题讲座8次,特区党委书记为全区政法系统上党课1次。 二是强化安排部署。研究制定《2023年六枝特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3年六枝特区“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2023年六枝特区“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等,认真组织开展送法“七进”活动,深入基层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开展法治宣传宣讲30余场次,开展法治进校园100余场次。三是加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提拔使用政法系统干部13人和具有法治相关专业干部10人,政法系统交流干部22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紧盯法治政府建设薄弱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特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乡镇(街道)学习计划,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法治政府的生动实践。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制度,深化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制度,切实提高“关键少数”法治理念。
(二)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严格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切实防止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持续发挥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增强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实效,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切实提高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质量,做好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
(三)持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体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行使,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巡察监督、专项执法检查、集中案卷评查、公述民评等各类执法监督活动,健全与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委)联合监督机制,有效提升监督成效。
(四)依法主动接受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始终在法律范围内履职尽责。积极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重要工作决策积极邀请人大、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参与,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确保政策决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运行,切实降低行政违法风险。同时,深化自查自纠,强化举一反三,反思复盘历年败诉案件,认真分析研判,深刻吸取教训,警钟长鸣,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