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06252
经济日报: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
20
经济日报
2025-07-18 15:26:13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经济日报: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

发布日期: 2025-07-18 15:26   作者: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阶段性放缓再次受到关注。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5.3%。穿透数据可见显著分化: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8.6%,分别比全部投资高出4.7个、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1.2%。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手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投资领域的变化值得深入观察。投资增速放缓背后,是投资结构和质量正在经历重要调整,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揭示了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

过去,在短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推动生产规模快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的投资更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当前,房地产和传统基建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新动能投资正加快形成。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升至25.2%,新能源、高技术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反映出资金正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转移。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实际增速为5.3%,表明实物工作量依然充足。

受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投资空间的收缩。恰恰相反,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短板弱项都需要通过有效投资加以补足,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也很大。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动力比较充足,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未来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有效投资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例如,“两新”政策通过连接供需两端,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二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而一季度为下降0.8%。不少企业看好“两新”政策效应,在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增加了投资,有助于更好满足未来需求。

推动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供与需、新与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向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的领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提高投资效益。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不断增强投资活力。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奋发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下一篇: 无 什么是供应链?为何说中国在“链”接世界?一文读懂→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经济日报: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

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18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阶段性放缓再次受到关注。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5.3%。穿透数据可见显著分化: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8.6%,分别比全部投资高出4.7个、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1.2%。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手段。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投资领域的变化值得深入观察。投资增速放缓背后,是投资结构和质量正在经历重要调整,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揭示了未来投资的重点领域。

过去,在短缺经济环境下,投资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推动生产规模快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的投资更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当前,房地产和传统基建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新动能投资正加快形成。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升至25.2%,新能源、高技术领域成为投资重点,反映出资金正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转移。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实际增速为5.3%,表明实物工作量依然充足。

受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投资空间的收缩。恰恰相反,我国投资潜力依然巨大,支撑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民生领域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短板弱项都需要通过有效投资加以补足,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也很大。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动力比较充足,近年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未来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有效投资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例如,“两新”政策通过连接供需两端,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二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而一季度为下降0.8%。不少企业看好“两新”政策效应,在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增加了投资,有助于更好满足未来需求。

推动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供与需、新与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向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的领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把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提高投资效益。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统筹抓好“硬投资”和“软建设”;进一步拆除各种藩篱,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不断增强投资活力。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奋发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 下一条 什么是供应链?为何说中国在“链”接世界?一文读懂→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