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39765
新华解码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瞄准“关键少数”健全激励约束
20
新华社
2025-07-26 17:28:07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新华解码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瞄准“关键少数”健全激励约束

发布日期: 2025-07-26 17:28   作者:   来源: 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行为,提升治理水平,中国证监会近日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并于2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又一次升级。

新规着重健全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链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强化责任绑定与行为约束,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夯实制度根基。

聚焦核心环节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记者了解到,本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聚焦上市公司治理诸多核心环节,回应市场关切,持续升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履职和离职管理制度。新规明确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同时强化了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审核责任。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规范上,新规强化了他们从事同业竞争、利用公司商业机会等行为的披露要求,要求董事作出决策前充分收集信息、谨慎判断。新规还强化了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的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在聘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对离职后的追责追偿作出安排,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时对其未尽义务做好审查。

——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和水平。同时,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激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新规还要求上市公司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支付机制,通过止付追索、递延支付等安排,进一步实现利益绑定。

——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新规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强化非重大不利影响同业竞争的披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完善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识别、审议要求。

此外,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还进一步与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即根据证券法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的规定;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完善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等规定。

抓住“关键少数”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的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高管等,理应在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治理运行中勤勉尽责,切实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关键少数”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

针对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反映集中的问题,新规传递出完善对“关键少数”全流程监管的鲜明信号。

例如,此前个别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被证监会采取身份类市场禁入措施,仍在公司任职、发表不恰当意见;个别公司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把关不严,聘请不诚信的人担任管理人员;个别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前辞职,企图规避责任。针对这类问题,新规均作出相应监管安排。

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针对性完善了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履职—离职”的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督促其主动扛起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责任、改善公司内控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责任,提升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除此之外,本次修订更加突出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规定,核心是督促上市公司建立科学合理、激励和约束并举、内部决策程序规范、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既鼓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经营好公司、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又约束防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不顾公司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等不当行为。

新规要求上市公司通过内部规范的决策、约束机制,统筹管理好高管薪酬。同时,确立薪酬与业绩匹配的基本原则,绑定高管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激发高管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积极性。在经营过程中,如上市公司业绩因报表追溯调整而未实现,高管应当退还多发的薪酬。另一方面,如公司实施造假、违规担保、占用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应退回薪酬,切实承担责任。

针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修订进一步加强规范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对于我国股权较为集中的上市公司而言,有利于完善治理机制、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

治理水平进阶 进一步释放上市公司发展动能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近年来,上市公司治理监管规则不断优化完善。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对完善公司治理也提出要求。本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阶,将更好释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动能。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改革“平稳上路”。

2023年公司法修订,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意见落地,证监会督促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发挥监督作用;

新“国九条”以及“1+N”政策文件对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作出了明确部署;

今年初,证监会完成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的修订,为上市公司落实公司法提供了指引……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各方感受到,因公司治理缺陷、内部制衡失效导致的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严厉打击,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升,治理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独立董事履职呈现积极变化。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显著增强。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实施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关键少数”归位尽责、保障治理机制有效运转,从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下一篇: 无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当前防汛抗旱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 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 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新华解码丨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瞄准“关键少数”健全激励约束

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5-07-26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行为,提升治理水平,中国证监会近日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并于25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又一次升级。

新规着重健全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链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强化责任绑定与行为约束,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夯实制度根基。

聚焦核心环节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记者了解到,本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聚焦上市公司治理诸多核心环节,回应市场关切,持续升级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

——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履职和离职管理制度。新规明确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同时强化了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审核责任。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规范上,新规强化了他们从事同业竞争、利用公司商业机会等行为的披露要求,要求董事作出决策前充分收集信息、谨慎判断。新规还强化了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的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在聘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对离职后的追责追偿作出安排,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时对其未尽义务做好审查。

——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和水平。同时,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激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新规还要求上市公司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支付机制,通过止付追索、递延支付等安排,进一步实现利益绑定。

——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新规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强化非重大不利影响同业竞争的披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完善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识别、审议要求。

此外,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还进一步与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即根据证券法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的规定;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完善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等规定。

抓住“关键少数”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的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高管等,理应在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治理运行中勤勉尽责,切实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关键少数”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行为。

针对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反映集中的问题,新规传递出完善对“关键少数”全流程监管的鲜明信号。

例如,此前个别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被证监会采取身份类市场禁入措施,仍在公司任职、发表不恰当意见;个别公司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把关不严,聘请不诚信的人担任管理人员;个别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前辞职,企图规避责任。针对这类问题,新规均作出相应监管安排。

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针对性完善了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履职—离职”的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督促其主动扛起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责任、改善公司内控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责任,提升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除此之外,本次修订更加突出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规定,核心是督促上市公司建立科学合理、激励和约束并举、内部决策程序规范、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薪酬制度,既鼓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经营好公司、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又约束防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不顾公司利益谋取个人私利等不当行为。

新规要求上市公司通过内部规范的决策、约束机制,统筹管理好高管薪酬。同时,确立薪酬与业绩匹配的基本原则,绑定高管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激发高管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积极性。在经营过程中,如上市公司业绩因报表追溯调整而未实现,高管应当退还多发的薪酬。另一方面,如公司实施造假、违规担保、占用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也应退回薪酬,切实承担责任。

针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修订进一步加强规范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对于我国股权较为集中的上市公司而言,有利于完善治理机制、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

治理水平进阶 进一步释放上市公司发展动能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近年来,上市公司治理监管规则不断优化完善。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对完善公司治理也提出要求。本次《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阶,将更好释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动能。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改革“平稳上路”。

2023年公司法修订,完善了公司治理架构,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意见落地,证监会督促独立董事积极履职,发挥监督作用;

新“国九条”以及“1+N”政策文件对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作出了明确部署;

今年初,证监会完成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的修订,为上市公司落实公司法提供了指引……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各方感受到,因公司治理缺陷、内部制衡失效导致的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严厉打击,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升,治理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独立董事履职呈现积极变化。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显著增强。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实施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关键少数”归位尽责、保障治理机制有效运转,从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 下一条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当前防汛抗旱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 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 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