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73613
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 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经济新方位)
20
人民日报
2025-08-02 20:29:51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 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经济新方位)

发布日期: 2025-08-02 20:29   作者: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相关领域改革怎么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负责同志就部分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面对外部压力,上半年经济怎么样?

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从3方面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在荣枯线上持续保持扩张,说明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较为稳定乐观。此外,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8%。

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装备制造“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

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的开源模型、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快了3.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成绩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周陈介绍了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重点: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陆续出台实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

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推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经济稳中有进,我们做了什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强国内大循环

当前,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增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成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将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周陈表示。

——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还将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投资回报水平。”周陈说。

——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益。

3组数据,可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今年1至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0.4%,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实现了自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上半年,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占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交易成本降低,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说。

周陈表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优增量方面,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盘活存量方面,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同时,坚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的原则,建好用好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多重效益。”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增强国内大循环可靠性。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建设;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巩固向好势头,接下来该怎么干?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王任飞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紧扣扩内需、稳经济深化改革。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实施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以深化改革塑造引导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紧扣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

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下一步,要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告诉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选取“内卷式”竞争比较突出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调查,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以场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同时,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人气旺 文旅热 消费兴——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四射
下一篇: 无 (经济观察)“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出炉 打造经济新引擎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 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5-08-02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相关领域改革怎么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负责同志就部分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面对外部压力,上半年经济怎么样?

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从3方面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在荣枯线上持续保持扩张,说明制造业企业市场信心较为稳定乐观。此外,就业、物价和居民收入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8%。

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装备制造“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

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的开源模型、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快了3.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成绩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周陈介绍了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重点: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加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陆续出台实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

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推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经济稳中有进,我们做了什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强国内大循环

当前,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增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成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将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周陈表示。

——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

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还将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投资回报水平。”周陈说。

——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益。

3组数据,可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今年1至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0.4%,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实现了自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上半年,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占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交易成本降低,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说。

周陈表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优增量方面,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盘活存量方面,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同时,坚持适度超前、不过度超前的原则,建好用好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多重效益。”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增强国内大循环可靠性。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推进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建设;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巩固向好势头,接下来该怎么干?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王任飞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动一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紧扣扩内需、稳经济深化改革。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实施促进服务消费、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放大投资乘数效应。以深化改革塑造引导预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总结核电领域引入民间资本经验,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紧扣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

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下一步,要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业无序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告诉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选取“内卷式”竞争比较突出的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调查,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紧扣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制定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出台培育和开放新场景的政策举措,以场景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同时,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探索数据等新型要素确权和参与分配的实现路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人气旺 文旅热 消费兴——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四射
  • 下一条 (经济观察)“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出炉 打造经济新引擎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