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答复:
金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业产业布局投入,确保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21〕13号)和《六盘水市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全省、全市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精神,我区提出了以下措施,对已经实施的农业产业持续跟踪扶持,确保实施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 一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2021年以来,全区收到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市级脱贫成效奖励资金共计11487万元。围绕产业发展、稳岗就业、金融扶持、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重点,批复实施项目27个,其中产业项目20个6015万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704万元、金融扶贫项目1个714.32万元、就业项目2个845.68万元。已完工8个、在建项目19个。2021年6月收到中央衔接补助资金2985万元、市级脱贫成效奖励资金223万元共计3208万元,围绕小额扶贫贷款贴息、防贫帮扶机制、全员培训、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等工作任务,计划安排实施14个项目,整合财政资金23024.5万元实施产业项目58个,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24095人;发展林下经济24.5万亩。制定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特色产业保险等惠农强农政策实施方案,切实保护群众利益落实到位。 二是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出台县级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压实农村产业革命工作责任等文件,建立县级领导领衔产业工作制度,明确10名县级领导领衔蔬菜、食用菌、猕猴桃等10个主导优势产业,高位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着力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134名高中级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民进行指导培训,开展种植、养殖、致富带头人等技能培训;组建10个产业工作专班深入乡村一线督促指导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服务,实行专职化、专班化、专业化“一专到底”的服务保障,对全区农业产业持续跟踪扶持。 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含量。每年选派一批技术人员到贵阳、大连、成都等地参加猕猴桃、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技术培训。2017年以来,邀请中科大猕猴桃专家、大连农业专家和省市专家到六枝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服务达124次,通过深化技术合作,建成大樱桃、猕猴桃产学研基地4个。2021年以来,组织18个技术服务指导组和10个产业专班深入乡村开展春耕生产、春茶采摘、农机操作等指导服务3142人次,开展茶叶、猕猴桃、病虫害防控、农机操作等技术技能培训7512人次。 四是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千方百计留住和用好人才。2020年以来,我区加大选派科技特派员力度,强化产业导师精准服务,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院校为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目前,仅特区农业农村局就选派了2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全区十大产业,扶持培育了“山农”牌核桃油、“农来康”六枝岩蜂百花蜜、六枝红米等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 五是着力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民从单一生产者向加工、销售、管理、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转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农技人员业务提升和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农民从单一生产者向加工、销售、管理、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转变。2021年以来,特区农业农村局已开展专业技术培训4次,培训区乡两级农技人员达502人次。2019年以来,每年推荐15名返乡农民工、中职或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贵阳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培育全国优秀农民工张顺勇、全国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熊桂芳等一批农业生产经营骨干人才和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特区农业农村局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通过省市级科特派方式到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开展服务,目前已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20人支持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服务,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破解良种、良法、良技等重大问题。 六是合理利用销售渠道资源,激发传统电商积极性。充分利用好省、市两级产销专班所提供的销售渠道,整合各民营企业渠道资源,形成六枝特区销售渠道“一张网”。同时,进一步用好东西部协作销售渠道,推动六枝特区农产品走出大山,为提高全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进学校179所、进医院1家、进机关食堂12家、进超市5个、进批发市场1个、进电商网点3家,在对口帮扶城市(大连市甘井子区)设立农产品直销窗口1个,在对口帮扶城市举行展销活动2次,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产值9149万元,实现农校对接6726.46万元;农批对接平寨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销售食用菌9000斤/月;农超对接同心圆、新干线、佳惠、百联、阳光购物等超市45万元;机关食堂对接12家42.9万元;电商对接销售1039万元;区外对接在大连甘井子区扶贫窗口销售6家企业(合作社)供货41.88万元,直销大连、中科院等岩脚面、红米、绿壳鸭蛋、菜籽油等农产品1125.4万元。 金涛代表:感谢您对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如对答复不满意或有更好的建议,请与我单位联系。
2021年7月23日 (联系人:宋荣晶,联系电话:13698586213) |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联系电话:0858-53226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有关事宜) 邮箱:liuzhigov@163.com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对六枝特区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
金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业产业布局投入,确保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21〕13号)和《六盘水市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全省、全市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精神,我区提出了以下措施,对已经实施的农业产业持续跟踪扶持,确保实施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
一是强化政策资金保障。2021年以来,全区收到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市级脱贫成效奖励资金共计11487万元。围绕产业发展、稳岗就业、金融扶持、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重点,批复实施项目27个,其中产业项目20个6015万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704万元、金融扶贫项目1个714.32万元、就业项目2个845.68万元。已完工8个、在建项目19个。2021年6月收到中央衔接补助资金2985万元、市级脱贫成效奖励资金223万元共计3208万元,围绕小额扶贫贷款贴息、防贫帮扶机制、全员培训、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等工作任务,计划安排实施14个项目,整合财政资金23024.5万元实施产业项目58个,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24095人;发展林下经济24.5万亩。制定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特色产业保险等惠农强农政策实施方案,切实保护群众利益落实到位。
二是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出台县级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压实农村产业革命工作责任等文件,建立县级领导领衔产业工作制度,明确10名县级领导领衔蔬菜、食用菌、猕猴桃等10个主导优势产业,高位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着力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134名高中级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民进行指导培训,开展种植、养殖、致富带头人等技能培训;组建10个产业工作专班深入乡村一线督促指导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服务,实行专职化、专班化、专业化“一专到底”的服务保障,对全区农业产业持续跟踪扶持。
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含量。每年选派一批技术人员到贵阳、大连、成都等地参加猕猴桃、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技术培训。2017年以来,邀请中科大猕猴桃专家、大连农业专家和省市专家到六枝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服务达124次,通过深化技术合作,建成大樱桃、猕猴桃产学研基地4个。2021年以来,组织18个技术服务指导组和10个产业专班深入乡村开展春耕生产、春茶采摘、农机操作等指导服务3142人次,开展茶叶、猕猴桃、病虫害防控、农机操作等技术技能培训7512人次。
四是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千方百计留住和用好人才。2020年以来,我区加大选派科技特派员力度,强化产业导师精准服务,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院校为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目前,仅特区农业农村局就选派了2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全区十大产业,扶持培育了“山农”牌核桃油、“农来康”六枝岩蜂百花蜜、六枝红米等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农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
五是着力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民从单一生产者向加工、销售、管理、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转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农技人员业务提升和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农民从单一生产者向加工、销售、管理、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转变。2021年以来,特区农业农村局已开展专业技术培训4次,培训区乡两级农技人员达502人次。2019年以来,每年推荐15名返乡农民工、中职或大专院校毕业生到贵阳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培育全国优秀农民工张顺勇、全国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熊桂芳等一批农业生产经营骨干人才和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特区农业农村局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通过省市级科特派方式到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开展服务,目前已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20人支持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服务,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破解良种、良法、良技等重大问题。
六是合理利用销售渠道资源,激发传统电商积极性。充分利用好省、市两级产销专班所提供的销售渠道,整合各民营企业渠道资源,形成六枝特区销售渠道“一张网”。同时,进一步用好东西部协作销售渠道,推动六枝特区农产品走出大山,为提高全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进学校179所、进医院1家、进机关食堂12家、进超市5个、进批发市场1个、进电商网点3家,在对口帮扶城市(大连市甘井子区)设立农产品直销窗口1个,在对口帮扶城市举行展销活动2次,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产值9149万元,实现农校对接6726.46万元;农批对接平寨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销售食用菌9000斤/月;农超对接同心圆、新干线、佳惠、百联、阳光购物等超市45万元;机关食堂对接12家42.9万元;电商对接销售1039万元;区外对接在大连甘井子区扶贫窗口销售6家企业(合作社)供货41.88万元,直销大连、中科院等岩脚面、红米、绿壳鸭蛋、菜籽油等农产品1125.4万元。
金涛代表:感谢您对六枝特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如对答复不满意或有更好的建议,请与我单位联系。
2021年7月23日
(联系人:宋荣晶,联系电话:13698586213)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