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13099
美锦出焦!六盘水工业经济向“新”而行绘蓝图~
20
微凉都
2024-05-31 15:39:51
5753328
投资动态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特区政府主动信息公开招商引资投资动态
美锦出焦!六盘水工业经济向“新”而行绘蓝图~

发布日期: 2024-05-31 15:39   作者:   来源: 微凉都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六盘水坚持大抓工业,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新型综合能源、资源深加工“两大基地”,“富矿精开”迈出坚实步伐——

5月26日,总投资约100亿元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号焦炉投料试产,这标志着该项目由建设正式转向生产,向着全面投产迈出实质一步。

2022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23年12月18日一期1号焦炉点火烘炉,时隔半年后投料试产,项目建设跑出了“美锦加速度”,一块块黝黑粗笨的煤炭,“黑”着进“绿”着出,将变成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所需的电,新能源汽车行驶所需的氢燃料,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复合肥……

将煤炭“吃干榨尽”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只是六盘水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蓝图”中的一个章节。

新型工业化是六盘水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的“两大基地”目标,六盘水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之以恒锤炼“看家本领”,使之向“新”而行,迎风生长。 六盘水深入落实能源及能源化工产业“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持续提升煤矿生产能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获批省级煤炭找矿项目11个,占全省同类矿产的28.9%。

发耳煤业率全省之先建成了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共建成8个(次)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完成7个生产辅助子系统信息化建设,矿井采煤已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在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耳煤业近期还完成“5G+胶带机”智能巡检煤矿机器人示范项目,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实现胶带运输的智能化监测。

搭上“智慧”快车的发耳煤业,不仅让员工吃下了安全保障的“定心丸”,还让企业生产效能、经营盈利、职工收入都迈上了一个台阶。据了解,通过有序实施煤矿“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措施(即新建一批、技改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和淘汰一批),六盘水完成技改建设和复产煤矿11个、释放煤炭产能855万吨/年,生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达到86.41万吨/年、保持全省第一,稳稳坐住“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位子。

对六盘水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培育特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该市精心编制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专家库,制定了《煤化工产业招商三年行动方案》和“一图三清单”。5月6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公布了贵州省化工园区(第三批)名单,六枝特区化工园区通过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批准同意水城化工园区按新建化工园区进行培育。

    以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六枝特区化工园区依托煤炭资源和锂矿资源,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同时适度发展其他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水城化工园区则以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贵州旗力新能源100万吨/年冶金焦及化产项目为主导,发展煤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

能矿装备制造,与煤炭产业息息相关。六盘水把能矿装备制造作为新兴产业的重点板块来打造,大力推动传统煤电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渐次形成“一核心一基地多园区”的错位发展格局。

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的龙鼎工贸,这家以矿山非标准件加工、矿山机械设备制造销售租赁及维修为一体的煤矿综合供给服务型企业,业务不仅能满足其“Boss”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煤矿的需要,还为盘州市、黔西南州和云南省曲靖市等周边煤矿企业提供“4S”级服务,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0.55 %。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攻克了有害元素控制、钢水洁净度提升、轧后快速冷却等几十项技术瓶颈,实现72A帘线钢研发突破,全市钢铁产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水城海螺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国内同量级生产线首次配套六级预热器,节能降耗优势明显,年消耗固体废弃物百万吨以上,打破了水泥行业“高耗能、高排放”的固有标签。

因此,六盘水的工业经济中含“新”量越来越足,优“质”化渐行渐稳。到2023年底,全市工业市场主体达到10212户;规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17亿元、同比增长5.9%;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617亿元,占GDP比重达39.6%,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固投比重的56.3%,位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工业税收83.27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的54.8%,撑起税收“半壁江山”。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强链聚势
下一篇: 无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520000-2024-05-003)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投资动态

美锦出焦!六盘水工业经济向“新”而行绘蓝图~

微凉都    发布日期:2024-05-31    

六盘水坚持大抓工业,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新型综合能源、资源深加工“两大基地”,“富矿精开”迈出坚实步伐——

5月26日,总投资约100亿元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1号焦炉投料试产,这标志着该项目由建设正式转向生产,向着全面投产迈出实质一步。

2022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23年12月18日一期1号焦炉点火烘炉,时隔半年后投料试产,项目建设跑出了“美锦加速度”,一块块黝黑粗笨的煤炭,“黑”着进“绿”着出,将变成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所需的电,新能源汽车行驶所需的氢燃料,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复合肥……

将煤炭“吃干榨尽”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只是六盘水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蓝图”中的一个章节。

新型工业化是六盘水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和支撑。围绕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的“两大基地”目标,六盘水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之以恒锤炼“看家本领”,使之向“新”而行,迎风生长。 六盘水深入落实能源及能源化工产业“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富矿精开”,持续提升煤矿生产能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获批省级煤炭找矿项目11个,占全省同类矿产的28.9%。

发耳煤业率全省之先建成了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共建成8个(次)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完成7个生产辅助子系统信息化建设,矿井采煤已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在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耳煤业近期还完成“5G+胶带机”智能巡检煤矿机器人示范项目,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实现胶带运输的智能化监测。

搭上“智慧”快车的发耳煤业,不仅让员工吃下了安全保障的“定心丸”,还让企业生产效能、经营盈利、职工收入都迈上了一个台阶。据了解,通过有序实施煤矿“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措施(即新建一批、技改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和淘汰一批),六盘水完成技改建设和复产煤矿11个、释放煤炭产能855万吨/年,生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达到86.41万吨/年、保持全省第一,稳稳坐住“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位子。

对六盘水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培育特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该市精心编制了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专家库,制定了《煤化工产业招商三年行动方案》和“一图三清单”。5月6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八部门公布了贵州省化工园区(第三批)名单,六枝特区化工园区通过贵州省化工园区认定,批准同意水城化工园区按新建化工园区进行培育。

    以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六枝特区化工园区依托煤炭资源和锂矿资源,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同时适度发展其他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水城化工园区则以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贵州旗力新能源100万吨/年冶金焦及化产项目为主导,发展煤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

能矿装备制造,与煤炭产业息息相关。六盘水把能矿装备制造作为新兴产业的重点板块来打造,大力推动传统煤电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渐次形成“一核心一基地多园区”的错位发展格局。

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的龙鼎工贸,这家以矿山非标准件加工、矿山机械设备制造销售租赁及维修为一体的煤矿综合供给服务型企业,业务不仅能满足其“Boss”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煤矿的需要,还为盘州市、黔西南州和云南省曲靖市等周边煤矿企业提供“4S”级服务,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0.55 %。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攻克了有害元素控制、钢水洁净度提升、轧后快速冷却等几十项技术瓶颈,实现72A帘线钢研发突破,全市钢铁产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水城海螺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国内同量级生产线首次配套六级预热器,节能降耗优势明显,年消耗固体废弃物百万吨以上,打破了水泥行业“高耗能、高排放”的固有标签。

因此,六盘水的工业经济中含“新”量越来越足,优“质”化渐行渐稳。到2023年底,全市工业市场主体达到10212户;规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17亿元、同比增长5.9%;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617亿元,占GDP比重达39.6%,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市固投比重的56.3%,位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工业税收83.27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的54.8%,撑起税收“半壁江山”。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强链聚势
  • 下一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520000-2024-05-003)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