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77963
【非遗传承·六盘水】新窑苗族服饰:将粗麻布制成身上的文化艺术
20
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2021-09-02 17:12:56
5753485
公共文化服务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文化服务
【非遗传承·六盘水】新窑苗族服饰:将粗麻布制成身上的文化艺术

发布日期: 2021-09-02 17:12   作者:   来源: 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种麻、纺线、织布、刺绣……穿针引线、巧手制衣,数十年的传承与积累,让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窑镇桥梁村四印苗村民王忠列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制衣技术,说起这个新窑四印苗世代相承的民族技艺,王忠列自豪地说道:“我们的衣服还卖到了国外。”

织布

一件衣服,刻画着一针一线的情感,作为新窑四印苗服饰传承人,王忠列自8岁便开始跟随家中长辈学习织布制衣,从种麻到蜡染刺绣,每一个环节她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而如今,55岁的王忠列也成功扛起了新窑苗族妇女一直传承的担子,让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民族文化符号。

纺线

“四印苗服饰所有刺绣的花纹都来源于生活,绣什么、怎么绣由个人工艺和喜好决定。”王忠列介绍,在苗族家庭,一家人的衣服都是出自家中妇女之手,除了平时穿的社衣外,每个妇女都会为家中子女准备一套结婚和民族节日穿的花衣,而制作一套花衣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包含了头饰、衣服、裙子等,要在蜡染之后一针一线绣上四印苗标志文化图案和各种精致花纹,一套四印苗花衣价值15000元左右。

四印苗服饰

粗麻布绣上民族符号成了穿在身上的文化艺术,长久以来,新窑四印苗都在用蜡染和刺绣图案记录传承文化,一身花衣不仅是四印苗工匠手艺的结晶,更是其民族发展历史进程的载体。

“织布绣衣是我们苗族妇女从小就学的看家本领,每个人都会。”王忠列坦言,在原来,制衣对于苗族妇女而言就是一门平常的生活手艺,只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传统苗寨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活,世代相传的苗族服饰手艺逐渐失去了传承。

所获荣誉

直到近年来,随着政府着力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新窑苗族服饰成了六盘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忠列也成为了其制作的代表,经常带着自己制作的衣服外出比赛参展,赢得了众多奖项的同时,还用自己的苗族服饰吸引了大量关注,诸多“粉丝”纷纷寻觅上门,到王忠列家中定制购买产品,其中不乏外籍人士。

蜡染

传承经历波折,看着民族服饰从自给自足到逐渐没落又兴起,传统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价值逐渐显现,王忠列心怀期许地说道:“我打小就喜欢蜡染刺绣制作服饰,如今从小学到大的爱好还能养家糊口,我要把这项技艺传承好,以后多做些好看的衣服,出去参展比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民族的东西,购买我们民族的东西,让村里有技术的妇女都能凭手艺吃饭。”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订单式服务|文化助推老年教育
下一篇: 无 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等安全督查工作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

【非遗传承·六盘水】新窑苗族服饰:将粗麻布制成身上的文化艺术

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1-09-02    

种麻、纺线、织布、刺绣……穿针引线、巧手制衣,数十年的传承与积累,让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窑镇桥梁村四印苗村民王忠列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制衣技术,说起这个新窑四印苗世代相承的民族技艺,王忠列自豪地说道:“我们的衣服还卖到了国外。”

织布

一件衣服,刻画着一针一线的情感,作为新窑四印苗服饰传承人,王忠列自8岁便开始跟随家中长辈学习织布制衣,从种麻到蜡染刺绣,每一个环节她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而如今,55岁的王忠列也成功扛起了新窑苗族妇女一直传承的担子,让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民族文化符号。

纺线

“四印苗服饰所有刺绣的花纹都来源于生活,绣什么、怎么绣由个人工艺和喜好决定。”王忠列介绍,在苗族家庭,一家人的衣服都是出自家中妇女之手,除了平时穿的社衣外,每个妇女都会为家中子女准备一套结婚和民族节日穿的花衣,而制作一套花衣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包含了头饰、衣服、裙子等,要在蜡染之后一针一线绣上四印苗标志文化图案和各种精致花纹,一套四印苗花衣价值15000元左右。

四印苗服饰

粗麻布绣上民族符号成了穿在身上的文化艺术,长久以来,新窑四印苗都在用蜡染和刺绣图案记录传承文化,一身花衣不仅是四印苗工匠手艺的结晶,更是其民族发展历史进程的载体。

“织布绣衣是我们苗族妇女从小就学的看家本领,每个人都会。”王忠列坦言,在原来,制衣对于苗族妇女而言就是一门平常的生活手艺,只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传统苗寨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活,世代相传的苗族服饰手艺逐渐失去了传承。

所获荣誉

直到近年来,随着政府着力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新窑苗族服饰成了六盘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忠列也成为了其制作的代表,经常带着自己制作的衣服外出比赛参展,赢得了众多奖项的同时,还用自己的苗族服饰吸引了大量关注,诸多“粉丝”纷纷寻觅上门,到王忠列家中定制购买产品,其中不乏外籍人士。

蜡染

传承经历波折,看着民族服饰从自给自足到逐渐没落又兴起,传统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价值逐渐显现,王忠列心怀期许地说道:“我打小就喜欢蜡染刺绣制作服饰,如今从小学到大的爱好还能养家糊口,我要把这项技艺传承好,以后多做些好看的衣服,出去参展比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民族的东西,购买我们民族的东西,让村里有技术的妇女都能凭手艺吃饭。”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订单式服务|文化助推老年教育
  • 下一条 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等安全督查工作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