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60655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20
六枝特区民宗局
2023-08-01 10:45:00
5753508
民族宗教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民族宗教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发布日期: 2023-08-01 10:45   作者:   来源: 六枝特区民宗局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鲜明提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促进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深刻认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并延续至今,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挖掘、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新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研究、宣传和阐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坚定文化自信。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胸怀“两个大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是“两个结合”在民族工作领域的成功实践。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要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成果,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要主动探索有效的方式,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探索多元化路径,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要充分激发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智慧,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创新传播载体、拓展实践方式,让文化建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量。

要落实落细各项文化建设任务,广泛开展中华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实施文化兴边、文化富民工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落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重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实施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等重大文化工程,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掌握历史叙事权和话语权。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省民宗委办公室关于2024年度民族古籍项目申报的通知
下一篇: 无 关于认定第二批“黔菜”品牌产品名单的通知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民族宗教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六枝特区民宗局    发布日期:2023-08-0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凝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鲜明提出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促进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深刻认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并延续至今,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挖掘、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历久弥新的新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研究、宣传和阐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坚定文化自信。

要把握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胸怀“两个大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是“两个结合”在民族工作领域的成功实践。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要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成果,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要主动探索有效的方式,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探索多元化路径,生动展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要充分激发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智慧,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创新传播载体、拓展实践方式,让文化建设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量。

要落实落细各项文化建设任务,广泛开展中华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实施文化兴边、文化富民工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落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重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实施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等重大文化工程,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掌握历史叙事权和话语权。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省民宗委办公室关于2024年度民族古籍项目申报的通知
  • 下一条 关于认定第二批“黔菜”品牌产品名单的通知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