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农机具主要应用在地势相对平坦、种植水平较高的木岗镇、郎岱镇等地,在常规农事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农机具主要有拖拉机(带开沟、旋耕设备)、旋耕机(带开沟设备)、铺膜机、栽植器、农药机、水肥机、割草机、收割机、农用灌溉车及农用三轮车等,涉及整地、种植、打药、施肥、灌溉、除草、采收等各个方面。
二、水利化
六枝特区将相对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均已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充分保障蔬菜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如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喷灌系统750亩、高位水池(含管道)1062.4 m³、水肥池(含管道)5个共计109.43 m³,修复高位水池(旧)239.29 m³;梭戛乡配套完善蔬菜基地生产设施700亩,其中:水肥池4个共计400m³,引水主管道3000m,供水主管道1200m等。
三、信息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虽然相对薄弱,但在融媒体、电商平台的应用方面成效明显,有力助推了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农村电商35家,主要集中在六枝特区电商仓储中心和新窑镇电商村等地。
四、规模化
今年,六枝特区计划建成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规模化、生态化栽培示范蔬菜基地1.6万亩,亩均产值达0.8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已完成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1.7万亩,其中常年蔬菜基地1万亩,季节性蔬菜基地0.7万亩。
五、标准化
近年来,六枝特区蔬菜产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在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六枝特区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种植蔬菜750亩,建成标准化种植大棚5个8000㎡、智能育苗大棚1个2400㎡;郎岱镇标准化种植辣椒1000亩,建成标准化连栋蔬菜大棚4000㎡,建成标准化蔬菜单体棚10000㎡;梭戛乡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60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72700㎡;新场乡、龙河镇、岩脚镇、落别乡等地标准化种植生姜4000亩;大用镇、落别乡标准化种植林下阳荷500亩等。
六、品牌化
在蔬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发展以优势单品为重点,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逐个突破,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现有“牛场辣椒”“毛坡大蒜”“六枝魔芋”等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七、市场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品以鲜菜为主,销售环节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扩宽销售渠道。一是在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上下功夫。如在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冷库2000m³、分拣中心及速测室;在郎岱镇建蔬菜分拣中心900㎡,并积极恢复宜枝魔芋加工厂生产;在牛场乡实施辣椒加工厂建设等。二是在产销对接上寻突破。除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外,通过“资源换市场”的方式,充分利用省蔬菜集团、省蔬菜专班的资源优势及东西部协作之契机,搭建“黔菜入沪”“黔菜入连”“黔菜入粤”平台,引入经营主体发展对口供应基地;依托学生营养餐鲜菜供应和各大超市销售平台,大力扶持六枝呈祥、阳光两大配送公司做好“农—校”“农—超”对接文章,提高本地蔬菜市场占比;综合运用电商平台、网络销售、直销直营、批发零售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展销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七化”助推六枝特区蔬菜产业稳健发展
一、机械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农机具主要应用在地势相对平坦、种植水平较高的木岗镇、郎岱镇等地,在常规农事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农机具主要有拖拉机(带开沟、旋耕设备)、旋耕机(带开沟设备)、铺膜机、栽植器、农药机、水肥机、割草机、收割机、农用灌溉车及农用三轮车等,涉及整地、种植、打药、施肥、灌溉、除草、采收等各个方面。
二、水利化
六枝特区将相对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均已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充分保障蔬菜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如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喷灌系统750亩、高位水池(含管道)1062.4 m³、水肥池(含管道)5个共计109.43 m³,修复高位水池(旧)239.29 m³;梭戛乡配套完善蔬菜基地生产设施700亩,其中:水肥池4个共计400m³,引水主管道3000m,供水主管道1200m等。
三、信息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虽然相对薄弱,但在融媒体、电商平台的应用方面成效明显,有力助推了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农村电商35家,主要集中在六枝特区电商仓储中心和新窑镇电商村等地。
四、规模化
今年,六枝特区计划建成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规模化、生态化栽培示范蔬菜基地1.6万亩,亩均产值达0.8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已完成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1.7万亩,其中常年蔬菜基地1万亩,季节性蔬菜基地0.7万亩。
五、标准化
近年来,六枝特区蔬菜产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在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六枝特区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种植蔬菜750亩,建成标准化种植大棚5个8000㎡、智能育苗大棚1个2400㎡;郎岱镇标准化种植辣椒1000亩,建成标准化连栋蔬菜大棚4000㎡,建成标准化蔬菜单体棚10000㎡;梭戛乡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60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大棚72700㎡;新场乡、龙河镇、岩脚镇、落别乡等地标准化种植生姜4000亩;大用镇、落别乡标准化种植林下阳荷500亩等。
六、品牌化
在蔬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六枝特区蔬菜产业发展以优势单品为重点,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逐个突破,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现有“牛场辣椒”“毛坡大蒜”“六枝魔芋”等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七、市场化
六枝特区蔬菜产品以鲜菜为主,销售环节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扩宽销售渠道。一是在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上下功夫。如在木岗镇蔬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冷库2000m³、分拣中心及速测室;在郎岱镇建蔬菜分拣中心900㎡,并积极恢复宜枝魔芋加工厂生产;在牛场乡实施辣椒加工厂建设等。二是在产销对接上寻突破。除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外,通过“资源换市场”的方式,充分利用省蔬菜集团、省蔬菜专班的资源优势及东西部协作之契机,搭建“黔菜入沪”“黔菜入连”“黔菜入粤”平台,引入经营主体发展对口供应基地;依托学生营养餐鲜菜供应和各大超市销售平台,大力扶持六枝呈祥、阳光两大配送公司做好“农—校”“农—超”对接文章,提高本地蔬菜市场占比;综合运用电商平台、网络销售、直销直营、批发零售等多种方式,努力拓展销路。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