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50344
病虫情报2024年第13期
20
植保土肥股
2024-10-16 15:15:00
5753548
科技教育、农业资源环境管理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农业农村科技教育、农业资源环境管理
病虫情报2024年第13期

发布日期: 2024-10-16 15:15   作者:   来源: 植保土肥股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认真开展小麦秋播拌种

为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苗齐苗壮,减轻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压力,请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农户开展小麦秋播拌种,前移防控关口,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筑牢2024年夏季粮食丰收基础。

一、小麦秋播拌种技术

(一)药剂选择

正确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药剂,拌种时可加入赤·吲乙·芸苔等,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促进齐苗壮苗。

1.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种子处理药剂,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

2.预防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3.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可选用吡虫啉·咯·苯甲、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二)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按每10公斤干麦种选用23%吡虫啉·咯·苯甲悬浮种衣剂40毫升、或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30—50毫升、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60毫升、或35%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25—50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兑水100—200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待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晾干后的小麦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

二、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药剂处理后的种子应按要求单独储存并及时播种。

2.种子处理和播种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口罩,穿戴防护衣物,禁止饮食、饮水和吸烟。

3.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安全的地方,严防人畜误食。

4.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清洗3次以上,集中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焚烧。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病虫情报2024年第14期
下一篇: 无 病虫情报2024年第12期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科技教育、农业资源环境管理

病虫情报2024年第13期

植保土肥股    发布日期:2024-10-16    

认真开展小麦秋播拌种

为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苗齐苗壮,减轻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压力,请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农户开展小麦秋播拌种,前移防控关口,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筑牢2024年夏季粮食丰收基础。

一、小麦秋播拌种技术

(一)药剂选择

正确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药剂,拌种时可加入赤·吲乙·芸苔等,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促进齐苗壮苗。

1.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种子处理药剂,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

2.预防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3.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可选用吡虫啉·咯·苯甲、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二)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按每10公斤干麦种选用23%吡虫啉·咯·苯甲悬浮种衣剂40毫升、或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30—50毫升、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60毫升、或35%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25—50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兑水100—200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待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晾干后的小麦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

二、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药剂处理后的种子应按要求单独储存并及时播种。

2.种子处理和播种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口罩,穿戴防护衣物,禁止饮食、饮水和吸烟。

3.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安全的地方,严防人畜误食。

4.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清洗3次以上,集中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焚烧。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病虫情报2024年第14期
  • 下一条 病虫情报2024年第12期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