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开展小麦秋播拌种
为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苗齐苗壮,减轻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压力,请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农户开展小麦秋播拌种,前移防控关口,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筑牢2024年夏季粮食丰收基础。
一、小麦秋播拌种技术
(一)药剂选择
正确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药剂,拌种时可加入赤·吲乙·芸苔等,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促进齐苗壮苗。
1.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种子处理药剂,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
2.预防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3.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可选用吡虫啉·咯·苯甲、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二)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按每10公斤干麦种选用23%吡虫啉·咯·苯甲悬浮种衣剂40毫升、或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30—50毫升、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60毫升、或35%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25—50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兑水100—200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待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晾干后的小麦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
二、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药剂处理后的种子应按要求单独储存并及时播种。
2.种子处理和播种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口罩,穿戴防护衣物,禁止饮食、饮水和吸烟。
3.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安全的地方,严防人畜误食。
4.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清洗3次以上,集中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焚烧。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病虫情报2024年第13期
认真开展小麦秋播拌种
为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小麦苗齐苗壮,减轻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压力,请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组织农户开展小麦秋播拌种,前移防控关口,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筑牢2024年夏季粮食丰收基础。
一、小麦秋播拌种技术
(一)药剂选择
正确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药剂,拌种时可加入赤·吲乙·芸苔等,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促进齐苗壮苗。
1.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种子处理药剂,兼治苗期锈病、白粉病等。
2.预防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3.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可选用吡虫啉·咯·苯甲、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等种子处理药剂。
(二)种子处理方法
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开展种子药剂处理。按每10公斤干麦种选用23%吡虫啉·咯·苯甲悬浮种衣剂40毫升、或32%戊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30—50毫升、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60毫升、或35%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25—50毫升,加上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1克,兑水100—200毫升,混合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混匀,待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晾干后的小麦种子可直接用于播种。
二、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药剂处理后的种子应按要求单独储存并及时播种。
2.种子处理和播种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口罩,穿戴防护衣物,禁止饮食、饮水和吸烟。
3.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安全的地方,严防人畜误食。
4.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清洗3次以上,集中回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焚烧。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