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在用特种设备2414台(辆、条),其中:锅炉21台、电梯1150台、压力容器727台、起重机械163台、场(厂)内机动车辆50台、大型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284条、客运索道0条,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285家,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安全责任
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印发了《六枝特区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明确了监督检查重点,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分局及股室。
(二)紧盯考核指标,推动任务落实
对照年度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重点考核任务,实行专人负责、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确保各项考核指标按时完成。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发生安全事故,完成;设备年均隐患率低于4%,现为0.12%,完成;气瓶芯片加装率95%以上,现为98.67%,完成;电梯投保率不低于90%,现为76.78%(全市排名第一),未完成(已多次催使用单位购买,但都以资金困难为由迟迟未买);电梯刷卡维保率不低于95%,现为100%,完成;检查设备数不低于在用设备数的15%,现为0.61%,已完成;各类设备检验率不低于95%,现为100%,完成。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90%以上,有效防范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为完成全年考核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监管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充分发挥事故警示作用,开展鼓式制动器电梯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使用单位19家,涉及电梯50余台,发现并整治隐患38条,同维保人员对鼓式制动器电梯全覆盖的进行断电制动试验,鼓式制动器均能正常工作;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相关企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商场、医院、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电梯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情况;对危化品相关企业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1家次,检查特种设备222台次,发现安全隐患135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已完成整改101条,整改率达到74.8%,查办特种设备案件1件,罚款20000元。
二是加强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提前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方案,组织执法人员对重点场所的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今年以来,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5家次,保障了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四)提升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方式
一是强化自身“内功”修炼,开展多期培训班提升执法效能。为确保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由特设股牵头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培训班,针对八大类特种设备、气瓶充装行业的监管方法及常见违法情形,为各分局执法人员抽丝剥茧,疏通监管难点及堵点,切实有效的提升了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共组织专题培训3期,累计培训400余人次。
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监管平台确保企业隐患闭环。充分利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对特种设备进行动态监管。实现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检验检测、作业人员管理等信息的网上办理和实时查询,提高了监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目前,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已全部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设备信息录入率达到100%以上。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未按时申报检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二是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而基层监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且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三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部分隐患整改难度较大,如老旧小区电梯改造方面,由于小区物业费无法收齐、业主意见不统一等原因,导致部分老旧电梯仍在使用,时常发生困人及运行故障。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警示约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企业,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优化人员结构,缓解监管任务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四是加大对隐患整改的跟踪督办力度:利用特种设备监管平台等线上监管手段强化使用单位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六枝特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2025年第一季度开展情况
2025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在用特种设备2414台(辆、条),其中:锅炉21台、电梯1150台、压力容器727台、起重机械163台、场(厂)内机动车辆50台、大型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284条、客运索道0条,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285家,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安全责任
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印发了《六枝特区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明确了监督检查重点,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分局及股室。
(二)紧盯考核指标,推动任务落实
对照年度考核指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重点考核任务,实行专人负责、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确保各项考核指标按时完成。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不发生安全事故,完成;设备年均隐患率低于4%,现为0.12%,完成;气瓶芯片加装率95%以上,现为98.67%,完成;电梯投保率不低于90%,现为76.78%(全市排名第一),未完成(已多次催使用单位购买,但都以资金困难为由迟迟未买);电梯刷卡维保率不低于95%,现为100%,完成;检查设备数不低于在用设备数的15%,现为0.61%,已完成;各类设备检验率不低于95%,现为100%,完成。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均达到90%以上,有效防范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为完成全年考核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监管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充分发挥事故警示作用,开展鼓式制动器电梯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使用单位19家,涉及电梯50余台,发现并整治隐患38条,同维保人员对鼓式制动器电梯全覆盖的进行断电制动试验,鼓式制动器均能正常工作;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相关企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商场、医院、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电梯维护保养、应急救援等情况;对危化品相关企业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1家次,检查特种设备222台次,发现安全隐患135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份,已完成整改101条,整改率达到74.8%,查办特种设备案件1件,罚款20000元。
二是加强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提前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方案,组织执法人员对重点场所的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今年以来,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5家次,保障了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四)提升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方式
一是强化自身“内功”修炼,开展多期培训班提升执法效能。为确保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由特设股牵头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培训班,针对八大类特种设备、气瓶充装行业的监管方法及常见违法情形,为各分局执法人员抽丝剥茧,疏通监管难点及堵点,切实有效的提升了监管水平。截至目前,共组织专题培训3期,累计培训400余人次。
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监管平台确保企业隐患闭环。充分利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对特种设备进行动态监管。实现了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检验检测、作业人员管理等信息的网上办理和实时查询,提高了监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目前,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已全部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设备信息录入率达到100%以上。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未按时申报检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二是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监管任务日益繁重,而基层监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且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工作的开展;三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部分隐患整改难度较大,如老旧小区电梯改造方面,由于小区物业费无法收齐、业主意见不统一等原因,导致部分老旧电梯仍在使用,时常发生困人及运行故障。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警示约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企业,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实基层监管力量,优化人员结构,缓解监管任务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四是加大对隐患整改的跟踪督办力度:利用特种设备监管平台等线上监管手段强化使用单位隐患排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