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先复习上节课的动作,然后学习新动作……”随着音乐的律动,三十来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踩着节拍跳起了舞。近日,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尚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有的小朋友在社区内的舞蹈教室跟随老师唱歌跳舞,还有的在篮球场进行篮球训练。
近年来,云锦尚城安置点重点聚焦留守儿童,切实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社区青春行动”等主题公益活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留守困境儿童打造全方位关爱格局。
作为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锦尚城共有281户1072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251人。当他们随着父母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另一个陌生环境,在田野上奔跑、在小溪里玩耍的日子远去,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改变,从乡村的“主人”到城镇的“客人”,心理落差很大。
“刚搬过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比较内向,也不敢和我们说话。”云锦尚城社区工作人员张朋告诉记者,有的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突出。
为帮孩子们尽快融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入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孩子们谈心谈话,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当得知孩子们缺少学习和玩耍的公共空间时,社区建立了儿童乐园、图书室、舞蹈室、文体室等多种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玩耍、阅读、写作业。
目前,云锦尚城安置点已建立“东风镇党委-社区党建联合体-云锦尚城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五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引进专业社工机构2个,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执业医师等专业社会工作者5人,吸纳社区群众志愿者50余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级联动”,着力解决辖区内孩子们的陪伴、教育等问题。今年仅上半年,社区就通过“社区青春行动”及“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的契机,开展各项活动80余次,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大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
“现在他们开朗多了,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张朋说。
“曹老师,今天的舞蹈动作我都学会了,明天还要接着来。”家住9栋的吴美莹小朋友高兴地说。
“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奖励一根雪糕。”
“谢谢曹老师!”
小朋友们口中的曹老师,是贵州一心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今年是一心公益进入云锦尚城社区的第5个年头了。“刚接触这群小朋友时,大家都很害羞,来上课的学生很少,父母也不重视,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沟通。”曹老师感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孩子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融入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突然变化,乡村和城镇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孩子们很难快速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中去。
2019年,云锦尚城社区引入一心公益机构,开设阳光儿童托管中心,每年分4个时段开展活动:春季学期、暑假、秋季学期、寒假。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专业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学习上的查漏补缺、督促假期作业的完成;二是开设音乐、绘画、舞蹈、篮球、阅读与表达等兴趣课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大部分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多,父母陪伴不够,孩子们承受着比普通困境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云锦尚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务琴说,最开始来上课的学生很少,慢慢地越来越多小朋友参与其中。
徐务琴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想要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下来,学校、社会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随迁儿童的友好氛围,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农民日报】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先复习上节课的动作,然后学习新动作……”随着音乐的律动,三十来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踩着节拍跳起了舞。近日,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尚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有的小朋友在社区内的舞蹈教室跟随老师唱歌跳舞,还有的在篮球场进行篮球训练。
近年来,云锦尚城安置点重点聚焦留守儿童,切实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社区青春行动”等主题公益活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留守困境儿童打造全方位关爱格局。
作为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锦尚城共有281户1072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251人。当他们随着父母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另一个陌生环境,在田野上奔跑、在小溪里玩耍的日子远去,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改变,从乡村的“主人”到城镇的“客人”,心理落差很大。
“刚搬过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比较内向,也不敢和我们说话。”云锦尚城社区工作人员张朋告诉记者,有的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突出。
为帮孩子们尽快融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入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孩子们谈心谈话,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当得知孩子们缺少学习和玩耍的公共空间时,社区建立了儿童乐园、图书室、舞蹈室、文体室等多种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玩耍、阅读、写作业。
目前,云锦尚城安置点已建立“东风镇党委-社区党建联合体-云锦尚城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五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引进专业社工机构2个,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执业医师等专业社会工作者5人,吸纳社区群众志愿者50余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级联动”,着力解决辖区内孩子们的陪伴、教育等问题。今年仅上半年,社区就通过“社区青春行动”及“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的契机,开展各项活动80余次,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大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
“现在他们开朗多了,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张朋说。
“曹老师,今天的舞蹈动作我都学会了,明天还要接着来。”家住9栋的吴美莹小朋友高兴地说。
“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奖励一根雪糕。”
“谢谢曹老师!”
小朋友们口中的曹老师,是贵州一心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今年是一心公益进入云锦尚城社区的第5个年头了。“刚接触这群小朋友时,大家都很害羞,来上课的学生很少,父母也不重视,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沟通。”曹老师感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孩子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融入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突然变化,乡村和城镇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孩子们很难快速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中去。
2019年,云锦尚城社区引入一心公益机构,开设阳光儿童托管中心,每年分4个时段开展活动:春季学期、暑假、秋季学期、寒假。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专业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学习上的查漏补缺、督促假期作业的完成;二是开设音乐、绘画、舞蹈、篮球、阅读与表达等兴趣课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大部分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多,父母陪伴不够,孩子们承受着比普通困境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云锦尚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务琴说,最开始来上课的学生很少,慢慢地越来越多小朋友参与其中。
徐务琴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想要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下来,学校、社会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随迁儿童的友好氛围,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