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21505
【农民日报】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20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2023-11-11 16:59:49
5753568
生态移民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生态移民
【农民日报】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发布日期: 2023-11-11 16:59   作者:   来源: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11月3日),《农民日报》刊发《贵州贵阳市乌当区 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先复习上节课的动作,然后学习新动作……”随着音乐的律动,三十来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踩着节拍跳起了舞。近日,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尚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有的小朋友在社区内的舞蹈教室跟随老师唱歌跳舞,还有的在篮球场进行篮球训练。

近年来,云锦尚城安置点重点聚焦留守儿童,切实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社区青春行动”等主题公益活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留守困境儿童打造全方位关爱格局。

作为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锦尚城共有281户1072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251人。当他们随着父母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另一个陌生环境,在田野上奔跑、在小溪里玩耍的日子远去,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改变,从乡村的“主人”到城镇的“客人”,心理落差很大。

“刚搬过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比较内向,也不敢和我们说话。”云锦尚城社区工作人员张朋告诉记者,有的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突出。

为帮孩子们尽快融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入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孩子们谈心谈话,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当得知孩子们缺少学习和玩耍的公共空间时,社区建立了儿童乐园、图书室、舞蹈室、文体室等多种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玩耍、阅读、写作业。

目前,云锦尚城安置点已建立“东风镇党委-社区党建联合体-云锦尚城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五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引进专业社工机构2个,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执业医师等专业社会工作者5人,吸纳社区群众志愿者50余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级联动”,着力解决辖区内孩子们的陪伴、教育等问题。今年仅上半年,社区就通过“社区青春行动”及“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的契机,开展各项活动80余次,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大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

“现在他们开朗多了,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张朋说。

“曹老师,今天的舞蹈动作我都学会了,明天还要接着来。”家住9栋的吴美莹小朋友高兴地说。

“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奖励一根雪糕。”

“谢谢曹老师!”

小朋友们口中的曹老师,是贵州一心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今年是一心公益进入云锦尚城社区的第5个年头了。“刚接触这群小朋友时,大家都很害羞,来上课的学生很少,父母也不重视,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沟通。”曹老师感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孩子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融入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突然变化,乡村和城镇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孩子们很难快速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中去。

2019年,云锦尚城社区引入一心公益机构,开设阳光儿童托管中心,每年分4个时段开展活动:春季学期、暑假、秋季学期、寒假。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专业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学习上的查漏补缺、督促假期作业的完成;二是开设音乐、绘画、舞蹈、篮球、阅读与表达等兴趣课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大部分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多,父母陪伴不够,孩子们承受着比普通困境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云锦尚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务琴说,最开始来上课的学生很少,慢慢地越来越多小朋友参与其中。

徐务琴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想要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下来,学校、社会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随迁儿童的友好氛围,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人民日报》关注我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课后管理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篇: 无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黔府发〔2023〕12号)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生态移民

【农民日报】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贵州省生态移民局    发布日期:2023-11-11    
(11月3日),《农民日报》刊发《贵州贵阳市乌当区 关爱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先复习上节课的动作,然后学习新动作……”随着音乐的律动,三十来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踩着节拍跳起了舞。近日,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尚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有的小朋友在社区内的舞蹈教室跟随老师唱歌跳舞,还有的在篮球场进行篮球训练。

近年来,云锦尚城安置点重点聚焦留守儿童,切实开展“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社区青春行动”等主题公益活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留守困境儿童打造全方位关爱格局。

作为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云锦尚城共有281户1072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251人。当他们随着父母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另一个陌生环境,在田野上奔跑、在小溪里玩耍的日子远去,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改变,从乡村的“主人”到城镇的“客人”,心理落差很大。

“刚搬过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比较内向,也不敢和我们说话。”云锦尚城社区工作人员张朋告诉记者,有的孩子卫生习惯不好,有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教育问题、生活问题突出。

为帮孩子们尽快融入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入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与孩子们谈心谈话,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当得知孩子们缺少学习和玩耍的公共空间时,社区建立了儿童乐园、图书室、舞蹈室、文体室等多种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玩耍、阅读、写作业。

目前,云锦尚城安置点已建立“东风镇党委-社区党建联合体-云锦尚城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五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引进专业社工机构2个,执业律师、心理咨询师、执业医师等专业社会工作者5人,吸纳社区群众志愿者50余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级联动”,着力解决辖区内孩子们的陪伴、教育等问题。今年仅上半年,社区就通过“社区青春行动”及“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的契机,开展各项活动80余次,加强青少年教育管理,大力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

“现在他们开朗多了,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张朋说。

“曹老师,今天的舞蹈动作我都学会了,明天还要接着来。”家住9栋的吴美莹小朋友高兴地说。

“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奖励一根雪糕。”

“谢谢曹老师!”

小朋友们口中的曹老师,是贵州一心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今年是一心公益进入云锦尚城社区的第5个年头了。“刚接触这群小朋友时,大家都很害羞,来上课的学生很少,父母也不重视,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沟通。”曹老师感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孩子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融入问题。由于学校环境的突然变化,乡村和城镇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孩子们很难快速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中去。

2019年,云锦尚城社区引入一心公益机构,开设阳光儿童托管中心,每年分4个时段开展活动:春季学期、暑假、秋季学期、寒假。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专业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学习上的查漏补缺、督促假期作业的完成;二是开设音乐、绘画、舞蹈、篮球、阅读与表达等兴趣课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大部分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多,父母陪伴不够,孩子们承受着比普通困境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云锦尚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务琴说,最开始来上课的学生很少,慢慢地越来越多小朋友参与其中。

徐务琴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想要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下来,学校、社会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随迁儿童的友好氛围,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人民日报》关注我省易地搬迁安置社区课后管理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下一条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黔府发〔2023〕12号)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