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2015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枝调查队
(二○一六年三月)
2015年,在特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四化同步”主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主旋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全面”,加快推进经济、生态、社会“三重转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47.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6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13.95:40.06:45.99调整为2015年的20.30:35.87:43.83。按年平均人口(常住半年)为49.84万人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9672元,按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4936:1计算,折合4570美元。
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
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单位: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2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57%;实现营业收入22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8%;上交税金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非公经济增加值达83.84亿元,占GDP比重为56.7%。
二、农 业
2015年,农业生产不断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达48.5亿元,同比增长68.99%,实现农业增加值3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粮食种植面积39657公顷,比上年减少93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441公顷,比上年增加386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218.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724公顷,比上年增加89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98876吨,比上年减产12939吨,比上年下降6.11%。
表1:2015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粮食 |
198876 |
其中:稻谷 |
67458 |
玉米 |
79345 |
小麦 |
11746 |
薯类 |
28546 |
#马铃薯 |
24641 |
杂粮 |
1794 |
油料 |
9573 |
其中:油菜籽 |
8006 |
茶叶 |
390.8 |
水果 |
19081 |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增长。2015年全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087.7公顷,荒山(沙)育林面积2087.7公顷。
表2:2015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生漆 |
54 |
10.2 |
油桐籽 |
11 |
0 |
油茶籽 |
9.2 |
84 |
板栗 |
247.3 |
10.4 |
棕片 |
45 |
18.4 |
核桃 |
416.2 |
20.99 |
花椒 |
17 |
30.8 |
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2015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4767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产量19093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牛肉产量2273吨,同比增长8.93%;羊肉产量420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2535.9吨,同比下降9.25%。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525.7吨,同比上升16.7%。畜牧业产值达58594.8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08%,比上年下降13.7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47%,其中: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83%,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7%,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1%。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3: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原煤 |
万吨 |
470.24 |
-7.83 |
其中:地方 |
万吨 |
273.03 |
-9.73 |
洗精煤 |
万吨 |
116.2 |
35.94 |
发电量 |
万度 |
19567.1 |
7.65 |
水泥 |
万吨 |
240.50 |
-9.77 |
其中:地方 |
万吨 |
0 |
-100.00 |
饮料酒 |
万吨 |
2.87 |
11.63 |
山砂 |
万立方米 |
2350.48 |
-27.61 |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基本建设投资高位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2015年共完成50万元以上投资24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4.36亿元。
2010-2015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单位:万元
五、区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城乡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30.65亿元,同比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52亿元,同比增长1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2015年,区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牂柯江风景名胜区、廻龙溪景区、郎岱古镇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梭戛自然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落别布依民族文化体验区等景区建设稳步推进。牂柯江国家湿地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凉都·六盘水牂柯江”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35.5万人次,同比增长266.45%,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31.8%。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不断提升,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2015年,完成道路货物周转量34342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0%;完成道路旅客周转量7024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0.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22063.7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898.7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总量20165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560户;移动电话用户35.9万户;互联网用户达27812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67560户。中心城区和乡镇实现4G网络覆盖,城市宽带接入能力20兆用户覆盖、农村宽带接入能力4兆用户覆盖、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100%,有效实现“三网融合”。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放缓。2015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2928万元,同比增0.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0391万元,同比增长6.69%。总支出457071万元,同比增长29.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94045万元,同比增长22.41%;基金支出63026万元,同比增长95.55%。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金融业发展缓慢。2015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45008万元,比年初增加101780万元,同比增长11.49%,其中:单位存款379032万元,个人存款655849万元,财政性存款947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12764万元,比年初增加114764万元,同比增长14.38%,其中:短期贷款226920万元,比年初增加56368万元,同比增长33.05%;中长期贷款685714万元,比年初增加61590万元,同比增长9.87%;票据融资130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5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323所,教职工6403人,专任教师6120人,在校学生1222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六年巩固率达87.9%,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1.4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05%。
表4:2015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
所 |
277 |
其中:小学 |
所 |
148 |
教学点个数 |
个 |
29 |
#:社会力量办 |
所 |
|
幼儿园 |
所 |
57 |
特殊学校 |
所 |
1 |
高中 |
所 |
5 |
#:社会力量办 |
所 |
1 |
职高 |
所 |
2 |
初中 |
所 |
35 |
教职工人数 |
人 |
6403 |
#专任教师 |
人 |
6120 |
其中:小学 |
人 |
3866 |
#:专任教师 |
人 |
3714 |
中学 |
人 |
2350 |
#:专任教师 |
人 |
2246 |
职中 |
人 |
187 |
#:专任教师 |
人 |
160 |
在校生 |
人 |
122201 |
其中:小学 |
人 |
60856 |
在园幼儿数 |
人 |
17928 |
初中 |
人 |
31294 |
高中 |
人 |
12123 |
2015年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40000户、有线电视覆盖220个行政村。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15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8所,采血机构1所,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年末共有床位3543张,卫生技术人员22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6人,卫生防疫人员59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81‰,婴儿死亡率8.91‰,产妇住院分娩率96.4%。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5年,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9.9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5%。“双诚信双承诺”推进率达100%。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加快。2015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14元,同比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15元,同比增长10.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2015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99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8967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8149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2756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9.12%。2015年,发放城低保4405.42万元,保障约1.16万人;发放农低保13301.34万元,保障约6.9万人;
十、城乡建设崭现新貌,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围绕精品节点城市,高标准编制《城市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等5个现代精品城市规划,实施10个乡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郎岱古镇保护规划,完成80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东、城南新区开发建设和贵烟线城区过境段、142队、那平路、人民路等片区旧城改造。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65万套,新增住房面积13.5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末的2.27倍。建设天顺汽摩机电城、嘉年华商业市场等31个大中型商贸市场。桃花公园改造、输水管网改造、城区天然气管道和人行天桥等项目相继建成。郎岱、岩脚、木岗示范小城镇“8+X”项目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7.4亿元,小康寨建设覆盖203个自然寨,投资4.25亿元实施民居改造6.29万户。郎岱阿乐村、落别牛角村荣获全国、全省文明村称号,岩脚岱瓮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围绕打造宜居创业型城市,以争取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等创建行动,投资1.6亿元完成那平路、南环路中段等10余条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洁化”工程,改造背街小巷道路53条。城市绿地率和小城镇化水平从“十一五”末等28%、31.2%上升为35.21%、41.3%。被列为全省“整脏治乱”工作精细化管理试点县、“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工程重点县、小康寨建设重点示范县,荣评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2015年,全区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在特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并联审批”,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清理审批服务事项法定限日8649个工作日,压缩后时限4075个工作日,优化减少审批环节436个,办理环节数由原来的5.3个精简到现在的3.9个,优化率34%。受理、发证环节压缩804、981个工作日,压缩率50.18%、54.8%,承诺办事效率提高近2倍。全面推进普及协同办公,下大力精文简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加大审计监察力度,争锋行风明显转变,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注: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经市统计局认定的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的总数与分项数之和不等。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六枝特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2015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枝调查队
(二○一六年三月)
2015年,在特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四化同步”主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主旋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全面”,加快推进经济、生态、社会“三重转型”,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47.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6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13.95:40.06:45.99调整为2015年的20.30:35.87:43.83。按年平均人口(常住半年)为49.84万人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9672元,按2015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4936:1计算,折合4570美元。
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
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单位: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2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57%;实现营业收入22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8%;上交税金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3%。非公经济增加值达83.84亿元,占GDP比重为56.7%。
二、农 业
2015年,农业生产不断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达48.5亿元,同比增长68.99%,实现农业增加值3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粮食种植面积39657公顷,比上年减少93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441公顷,比上年增加386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218.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724公顷,比上年增加890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98876吨,比上年减产12939吨,比上年下降6.11%。
表1:2015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粮食 |
198876 |
其中:稻谷 |
67458 |
玉米 |
79345 |
小麦 |
11746 |
薯类 |
28546 |
#马铃薯 |
24641 |
杂粮 |
1794 |
油料 |
9573 |
其中:油菜籽 |
8006 |
茶叶 |
390.8 |
水果 |
19081 |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增长。2015年全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087.7公顷,荒山(沙)育林面积2087.7公顷。
表2:2015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生漆 |
54 |
10.2 |
油桐籽 |
11 |
0 |
油茶籽 |
9.2 |
84 |
板栗 |
247.3 |
10.4 |
棕片 |
45 |
18.4 |
核桃 |
416.2 |
20.99 |
花椒 |
17 |
30.8 |
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2015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4767吨,比上年下降2.7%,其中:猪肉产量19093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牛肉产量2273吨,同比增长8.93%;羊肉产量420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2535.9吨,同比下降9.25%。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525.7吨,同比上升16.7%。畜牧业产值达58594.8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08%,比上年下降13.7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47%,其中: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83%,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68.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7%,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1%。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3: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原煤 |
万吨 |
470.24 |
-7.83 |
其中:地方 |
万吨 |
273.03 |
-9.73 |
洗精煤 |
万吨 |
116.2 |
35.94 |
发电量 |
万度 |
19567.1 |
7.65 |
水泥 |
万吨 |
240.50 |
-9.77 |
其中:地方 |
万吨 |
0 |
-100.00 |
饮料酒 |
万吨 |
2.87 |
11.63 |
山砂 |
万立方米 |
2350.48 |
-27.61 |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基本建设投资高位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2015年共完成50万元以上投资24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4.36亿元。
2010-2015年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单位:万元
五、区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城乡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30.65亿元,同比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52亿元,同比增长1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2015年,区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牂柯江风景名胜区、廻龙溪景区、郎岱古镇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态园、梭戛自然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落别布依民族文化体验区等景区建设稳步推进。牂柯江国家湿地公园、黄果树瀑布源国家森林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凉都·六盘水牂柯江”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35.5万人次,同比增长266.45%,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31.8%。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不断提升,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2015年,完成道路货物周转量34342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0%;完成道路旅客周转量7024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0.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22063.7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898.7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总量20165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560户;移动电话用户35.9万户;互联网用户达27812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67560户。中心城区和乡镇实现4G网络覆盖,城市宽带接入能力20兆用户覆盖、农村宽带接入能力4兆用户覆盖、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100%,有效实现“三网融合”。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放缓。2015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2928万元,同比增0.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0391万元,同比增长6.69%。总支出457071万元,同比增长29.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94045万元,同比增长22.41%;基金支出63026万元,同比增长95.55%。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金融业发展缓慢。2015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45008万元,比年初增加101780万元,同比增长11.49%,其中:单位存款379032万元,个人存款655849万元,财政性存款947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12764万元,比年初增加114764万元,同比增长14.38%,其中:短期贷款226920万元,比年初增加56368万元,同比增长33.05%;中长期贷款685714万元,比年初增加61590万元,同比增长9.87%;票据融资130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5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323所,教职工6403人,专任教师6120人,在校学生1222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六年巩固率达87.9%,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1.4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05%。
表4:2015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
所 |
277 |
其中:小学 |
所 |
148 |
教学点个数 |
个 |
29 |
#:社会力量办 |
所 |
|
幼儿园 |
所 |
57 |
特殊学校 |
所 |
1 |
高中 |
所 |
5 |
#:社会力量办 |
所 |
1 |
职高 |
所 |
2 |
初中 |
所 |
35 |
教职工人数 |
人 |
6403 |
#专任教师 |
人 |
6120 |
其中:小学 |
人 |
3866 |
#:专任教师 |
人 |
3714 |
中学 |
人 |
2350 |
#:专任教师 |
人 |
2246 |
职中 |
人 |
187 |
#:专任教师 |
人 |
160 |
在校生 |
人 |
122201 |
其中:小学 |
人 |
60856 |
在园幼儿数 |
人 |
17928 |
初中 |
人 |
31294 |
高中 |
人 |
12123 |
2015年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40000户、有线电视覆盖220个行政村。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15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8所,采血机构1所,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年末共有床位3543张,卫生技术人员22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6人,卫生防疫人员59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81‰,婴儿死亡率8.91‰,产妇住院分娩率96.4%。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5年,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9.9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5%。“双诚信双承诺”推进率达100%。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加快。2015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14元,同比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15元,同比增长10.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2015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99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8967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78149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2756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9.12%。2015年,发放城低保4405.42万元,保障约1.16万人;发放农低保13301.34万元,保障约6.9万人;
十、城乡建设崭现新貌,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围绕精品节点城市,高标准编制《城市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等5个现代精品城市规划,实施10个乡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郎岱古镇保护规划,完成80个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东、城南新区开发建设和贵烟线城区过境段、142队、那平路、人民路等片区旧城改造。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65万套,新增住房面积13.5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末的2.27倍。建设天顺汽摩机电城、嘉年华商业市场等31个大中型商贸市场。桃花公园改造、输水管网改造、城区天然气管道和人行天桥等项目相继建成。郎岱、岩脚、木岗示范小城镇“8+X”项目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7.4亿元,小康寨建设覆盖203个自然寨,投资4.25亿元实施民居改造6.29万户。郎岱阿乐村、落别牛角村荣获全国、全省文明村称号,岩脚岱瓮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围绕打造宜居创业型城市,以争取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等创建行动,投资1.6亿元完成那平路、南环路中段等10余条城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洁化”工程,改造背街小巷道路53条。城市绿地率和小城镇化水平从“十一五”末等28%、31.2%上升为35.21%、41.3%。被列为全省“整脏治乱”工作精细化管理试点县、“十县百乡千村”示范工程重点县、小康寨建设重点示范县,荣评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2015年,全区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在特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并联审批”,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清理审批服务事项法定限日8649个工作日,压缩后时限4075个工作日,优化减少审批环节436个,办理环节数由原来的5.3个精简到现在的3.9个,优化率34%。受理、发证环节压缩804、981个工作日,压缩率50.18%、54.8%,承诺办事效率提高近2倍。全面推进普及协同办公,下大力精文简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加大审计监察力度,争锋行风明显转变,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注: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经市统计局认定的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的总数与分项数之和不等。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