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81279
六枝特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
六枝特区统计局
2014-02-17 11:58:52
5753599
统计公报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统计数据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4-02-17 11:58   作者:   来源: 六枝特区统计局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六枝特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枝调查队

(二○一四年三月)

 

2013年,在特区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0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0%;第三产业增加值4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0%。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1.04:48.22:40.74调整为2012年的11.84:45.73:42.43。按年平均人口(常住半年)为49.56万人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0371元,按年末汇率(1:6.0969)折算,约合3341美元。

                 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

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单位: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147.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98%;实现营业收入14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7%;实交税金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5%。

非公经济增加值达48.02亿元,占GDP比重为47.56%。

二、农  业

2013年,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46.66%,实现农业增加值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粮食种植面积40856公顷,比上年增加175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549公顷,比上年增加568公顷。糖料种植面积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63公顷,比上年增加111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5400吨,比上年增产13966吨,比上年增长6.93%。

表1:2013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粮食

215400

其中:稻谷

74513

玉米

90342

小麦

11580

薯类

28819

#马铃薯

24691

杂粮

10146

油料

8674

其中:油菜籽

7326

茶叶

196

水果

6732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13年全区共有经济林面积4013公顷,封山(沙)育林面积8780公顷。

表2:2013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生漆

54

10.20

油桐籽

20

0.00

油茶籽

8

60.00

板栗

68

6.25

棕片

50

6.38

核桃

215

4.88

花椒

10

-28.57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1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4112吨,比上年增加18.38%,其中:猪肉产量19825吨、牛肉产量2040吨、羊肉产量360吨、禽肉产量155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91%、-9.07%、10.06%和-23.94%。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315.6吨,比上年增长30.13%。畜牧业产值达70612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中: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2.34亿元,比上年增长0.5%,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6%,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0%。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3: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698.01

-1.35

其中:地方

万吨

298.59

-6.91

洗精煤

万吨

51.06

-14.90

发电量

万度

17287

-20.24

水泥

万吨

141.18

-8.47

其中:地方

万吨

28.89

-6.60

白酒

万吨

27781

10.50

山砂

万立方米

2823.65

34.08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基本建设投资高位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2013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50万元以上投资1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5%。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4.6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五、区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消费活跃,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1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区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3%,实现旅游总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39.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1.02亿元元,比上年增长15.4%。

2013年,完成道路货物周转量1352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完成道路旅客周转量2172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42658.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667万元,电信业务收入总量40991.8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700户;移动电话用户35.1万户;互联网用户达23260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67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0912万元,同比增50.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4923万元,同比增长63.88%。总支出371174万元,同比增长15.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8099万元,同比增长19.82%;基金支出43075万元,同比下降10.23%。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

 

财政收入

单位:万元

 

金融业快速发展。201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92210万元,比年初增加56320万元,同比增长6.74%,其中:单位存款343687万元,个人存款544569万元,财政性存款3910万元,其他存款3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84784万元,比年初增加120181万元,同比增长21.29%,其中:短期贷款127729万元,比年初增加28278万元,同比增长28.43%;中长期贷款550673万元,比年初增加86479万元,同比增长18.63%;票据融资6381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3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85所,教职工5456人,专任教师5123人,在校学生1165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小学六年巩固率达79.3%,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6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8.89%。

 

 

表4:2011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所

285

其中:小学

所

158

教学点个数

个

39

#:社会力量办

所

1

幼儿园

所

44

特殊学校

所

1

高中

所

5

#:社会力量办

所

0

职高

所

2

初中

所

36

教职工人数

人

5456

#专任教师

人

5123

其中:小学

人

2758

#:专任教师

人

2698

中学

人

2528

#:专任教师

人

2425

职中

人

170

#:专任教师

人

142

在校生

人

116576

其中:小学

人

57868

在园幼儿数

人

16179

初中

人

31618

高中

人

10911

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1.2万户、户户通3.6万户,新建60个移动网络基站,有线电视覆盖18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13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5所,采血机构1所,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年末共有床位2797张,卫生技术人员19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0人,卫生防疫人员59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49‰,婴儿死亡率9.46‰,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6.16%。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3年,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9.66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7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7万人,非农业人口14.28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8‰;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35%。“双诚信双承诺”推进率达100%,人口计生工作连续两年获全市一等奖。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加快。201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404元,增加676元,比上年增长14.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80元。

城乡居民收入

单位:元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4953人,新增城镇就业24953人,失业再就业1032人,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6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898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8119.15万元,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240元提高到280元,新农合参合49.01万人,参合率达98.22%。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从34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从1520元提高到1680元;发放城低保5600万元,保障20.71万人次;发放农低保1.02亿元,保障8.8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7.5万人,60周岁以上养老保险发放率为100%。

十、城镇特色和安全问题

深化“五城联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投资1834.71万元改造桃花公园。投资2000万元完成城区亮化和245个村(居)委会路灯工程。完成民居改造2506户。拆除违法违规建筑4万余平方米。建成公厕22座。投资3100万元的郎岱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投资1.31亿元的城区供水二期工程、城区再生水回用工程稳步推进。以郎岱、岩脚、木岗为代表的特色小城镇初见成效,岩脚镇新增为省级特色小城镇。全区城镇化率达48.09%。

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加强对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和经营过程的监管,以煤矿、交通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加大。

 

 

 

 

注:

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经市统计局认定的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的总数与分项数之和不等。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六枝特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 无 六枝特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六枝特区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4-02-17    

 

六枝特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枝调查队

(二○一四年三月)

 

2013年,在特区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0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0%;第三产业增加值4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0%。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1.04:48.22:40.74调整为2012年的11.84:45.73:42.43。按年平均人口(常住半年)为49.56万人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0371元,按年末汇率(1:6.0969)折算,约合3341美元。

                 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

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单位: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147.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98%;实现营业收入14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7%;实交税金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5%。

非公经济增加值达48.02亿元,占GDP比重为47.56%。

二、农  业

2013年,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46.66%,实现农业增加值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3%。粮食种植面积40856公顷,比上年增加175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549公顷,比上年增加568公顷。糖料种植面积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463公顷,比上年增加111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5400吨,比上年增产13966吨,比上年增长6.93%。

表1:2013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粮食

215400

其中:稻谷

74513

玉米

90342

小麦

11580

薯类

28819

#马铃薯

24691

杂粮

10146

油料

8674

其中:油菜籽

7326

茶叶

196

水果

6732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13年全区共有经济林面积4013公顷,封山(沙)育林面积8780公顷。

表2:2013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生漆

54

10.20

油桐籽

20

0.00

油茶籽

8

60.00

板栗

68

6.25

棕片

50

6.38

核桃

215

4.88

花椒

10

-28.57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1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4112吨,比上年增加18.38%,其中:猪肉产量19825吨、牛肉产量2040吨、羊肉产量360吨、禽肉产量155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91%、-9.07%、10.06%和-23.94%。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315.6吨,比上年增长30.13%。畜牧业产值达70612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中: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2.34亿元,比上年增长0.5%,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6%,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0%。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3: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698.01

-1.35

其中:地方

万吨

298.59

-6.91

洗精煤

万吨

51.06

-14.90

发电量

万度

17287

-20.24

水泥

万吨

141.18

-8.47

其中:地方

万吨

28.89

-6.60

白酒

万吨

27781

10.50

山砂

万立方米

2823.65

34.08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基本建设投资高位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2013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6.1%,50万元以上投资1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7.5%。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4.6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五、区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消费活跃,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22.7亿元,同比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1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区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84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3%,实现旅游总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39.4%。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1.02亿元元,比上年增长15.4%。

2013年,完成道路货物周转量1352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完成道路旅客周转量2172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42658.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667万元,电信业务收入总量40991.8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700户;移动电话用户35.1万户;互联网用户达23260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67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0912万元,同比增50.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4923万元,同比增长63.88%。总支出371174万元,同比增长15.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8099万元,同比增长19.82%;基金支出43075万元,同比下降10.23%。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

 

财政收入

单位:万元

 

金融业快速发展。201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92210万元,比年初增加56320万元,同比增长6.74%,其中:单位存款343687万元,个人存款544569万元,财政性存款3910万元,其他存款3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84784万元,比年初增加120181万元,同比增长21.29%,其中:短期贷款127729万元,比年初增加28278万元,同比增长28.43%;中长期贷款550673万元,比年初增加86479万元,同比增长18.63%;票据融资6381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3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85所,教职工5456人,专任教师5123人,在校学生1165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小学六年巩固率达79.3%,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6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8.89%。

 

 

表4:2011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所

285

其中:小学

所

158

教学点个数

个

39

#:社会力量办

所

1

幼儿园

所

44

特殊学校

所

1

高中

所

5

#:社会力量办

所

0

职高

所

2

初中

所

36

教职工人数

人

5456

#专任教师

人

5123

其中:小学

人

2758

#:专任教师

人

2698

中学

人

2528

#:专任教师

人

2425

职中

人

170

#:专任教师

人

142

在校生

人

116576

其中:小学

人

57868

在园幼儿数

人

16179

初中

人

31618

高中

人

10911

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1.2万户、户户通3.6万户,新建60个移动网络基站,有线电视覆盖18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13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5所,采血机构1所,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年末共有床位2797张,卫生技术人员19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0人,卫生防疫人员59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49‰,婴儿死亡率9.46‰,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6.16%。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3年,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9.66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7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7万人,非农业人口14.28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8‰;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35%。“双诚信双承诺”推进率达100%,人口计生工作连续两年获全市一等奖。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加快。201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404元,增加676元,比上年增长14.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80元。

城乡居民收入

单位:元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4953人,新增城镇就业24953人,失业再就业1032人,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6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898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8119.15万元,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240元提高到280元,新农合参合49.01万人,参合率达98.22%。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从34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从1520元提高到1680元;发放城低保5600万元,保障20.71万人次;发放农低保1.02亿元,保障8.8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7.5万人,60周岁以上养老保险发放率为100%。

十、城镇特色和安全问题

深化“五城联创”、“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投资1834.71万元改造桃花公园。投资2000万元完成城区亮化和245个村(居)委会路灯工程。完成民居改造2506户。拆除违法违规建筑4万余平方米。建成公厕22座。投资3100万元的郎岱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投资1.31亿元的城区供水二期工程、城区再生水回用工程稳步推进。以郎岱、岩脚、木岗为代表的特色小城镇初见成效,岩脚镇新增为省级特色小城镇。全区城镇化率达48.09%。

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加强对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和经营过程的监管,以煤矿、交通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加大。

 

 

 

 

注:

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经市统计局认定的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的总数与分项数之和不等。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六枝特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下一条 六枝特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