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六枝特区文化遗产现状
六枝特区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59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243处,近年来新调查登记16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7个(7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6个(10处),市级9个,县级51个。经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六枝特区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4家(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六枝特区文物管理所、六枝特区档案局、六枝特区郎岱镇人民政府),可移动文物22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件/套),一般文物219(件/套)。六枝特区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22个、县级1个。
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缺位。当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文化遗产保护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及通知规定之中,且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导致管理上的缺失。如,《文物保护法》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由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法》明确由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从业人员需较高的专业素养,工作开展需要相对稳定的人员构成。加之文化遗产日益丰富,造成现有工作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形势。如,2004年至2019年,六枝特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从几处发展到现在的259处,但从业人员从未超过4人;再如,2007年至2017年,六枝特区文物管理所仅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非遗传承困难。当前民间艺人老龄化,人才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人才缺乏,加之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如,六枝特区梭戛乡箐苗彩色服饰、落别布依族姐妹箫演奏、月亮河乡布依铜鼓舞调、中寨彝族铃铛舞等面临着技艺失传的风险。
三、工作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为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需要健全的文保管理体系支撑。建议不断完善与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推动文保工作持续深化。
二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遗产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指导工作,提高文化遗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县区一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为项目落地实施、运营管理以及文史研究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加强民间艺人保护。将艺人保护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民间艺人待遇,从人才体制和财政体制方面加以保护,激励民间艺术优秀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六枝特区文化遗产现状
六枝特区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59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243处,近年来新调查登记16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7个(7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6个(10处),市级9个,县级51个。经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六枝特区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4家(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六枝特区文物管理所、六枝特区档案局、六枝特区郎岱镇人民政府),可移动文物22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件/套),一般文物219(件/套)。六枝特区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22个、县级1个。
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缺位。当前,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文化遗产保护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及通知规定之中,且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导致管理上的缺失。如,《文物保护法》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由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法》明确由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从业人员需较高的专业素养,工作开展需要相对稳定的人员构成。加之文化遗产日益丰富,造成现有工作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形势。如,2004年至2019年,六枝特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从几处发展到现在的259处,但从业人员从未超过4人;再如,2007年至2017年,六枝特区文物管理所仅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
三是非遗传承困难。当前民间艺人老龄化,人才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人才缺乏,加之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如,六枝特区梭戛乡箐苗彩色服饰、落别布依族姐妹箫演奏、月亮河乡布依铜鼓舞调、中寨彝族铃铛舞等面临着技艺失传的风险。
三、工作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为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需要健全的文保管理体系支撑。建议不断完善与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推动文保工作持续深化。
二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遗产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指导工作,提高文化遗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县区一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为项目落地实施、运营管理以及文史研究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加强民间艺人保护。将艺人保护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民间艺人待遇,从人才体制和财政体制方面加以保护,激励民间艺术优秀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