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GZ000001/2015-34216 | 成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2015-05-15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六枝特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内容概述: |
六枝特区统计局
(二○一五年三月)
2014年,在特区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初步核算,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2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5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0%;第三产业增加值5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0%。三次产业比重由2013年的11.84:45.73:42.43调整为2014年的13.95:40.06:45.99。按年平均人口(常住半年)为49.72万人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5648元。
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
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单位: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2014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18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3%;实现营业收入17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8%;实交税金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66%。
非公经济增加值达61.94亿元,占GDP比重为48.57%。
二、农 业
2014年,农业生产不断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达28.7亿元,同比增长52.66%,实现农业增加值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7.2%。粮食种植面积40593公顷,比上年减少26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055公顷,比上年增加506公顷。水果种植面积2796.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834公顷,比上年增加371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11815吨,比上年减产3585吨,比上年下降1.66%。
表1:2014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粮 食 |
211815 |
其中:稻 谷 |
73344 |
玉 米 |
89684 |
小 麦 |
11244 |
薯 类 |
27184 |
# 马铃薯 |
22741 |
杂 粮 |
10359 |
油 料 |
8923 |
其中:油菜籽 |
7440 |
茶 叶 |
215 |
水 果 |
11207 |
粮食总产量
单位:万吨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13年全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739公顷,荒山(沙)育林面积6775公顷。
表2:2014年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生 漆 |
49 |
-9.26 |
油桐籽 |
11 |
-45 |
油茶籽 |
5 |
-37.5 |
板 栗 |
224 |
229.41 |
棕 片 |
38 |
-24 |
核 桃 |
344 |
60 |
花 椒 |
13 |
30 |
畜牧业生产增长平稳。2014年,全年肉类总产量25453吨,比上年增加5.56%,其中:猪肉产量1983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牛肉产量2086.7吨,同比增长2.29%;羊肉产量420吨,同比增长16.67%;禽肉产量2794.3吨,同比增长80.28%。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307.4吨,比上年下降0.62%。畜牧业产值达74022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79%,比上年下降11.77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有一定程度下滑。2014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8.81亿元,比上年下降11.14%,其中: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7.07亿元,比上年下降18.34%,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51.74亿元,比上年下降1.56%,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完成70.2亿元,比上年下降10.23%。实现工业增加值完成4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规模(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3: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原煤 |
万吨 |
510.18 |
-26.91 |
其中:地方 |
万吨 |
302.45 |
1.29 |
洗精煤 |
万吨 |
85.48 |
67.41 |
发电量 |
万度 |
18177 |
5.15 |
水泥 |
万吨 |
266.54 |
88.81 |
其中:地方 |
万吨 |
9.45 |
-67.29 |
白酒 |
万吨 |
2.57 |
-7.36 |
山砂 |
万立方米 |
3247 |
14.98 |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基本建设投资高位增长的拉动下,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2014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8.22%,50万元以上投资19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3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五、区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城乡消费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25.67亿元,同比增长13.0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3.63亿元,同比增长13.0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区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28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32.3%。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不断提升,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2014年,完成道路货物周转量20201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4%;完成道路旅客周转量412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9.8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总量22465.59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795.34万元,电信业务收入总量20670.25万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2538户;移动电话用户33.95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6936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199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1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放缓。2014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52792万元,同比增6.5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2210万元,同比增长10.54%。总支出354670万元,同比下降4.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1911万元,同比下降1.89%;基金支出32759万元,同比下降23.95%。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金融业发展缓慢。201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37309.46万元,比年初增加45092.73万元,同比增长5.05%,其中:单位存款316042.35万元,个人存款617737.68万元,财政性存款3521.86万元,其他存款7.5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97999.78万元,比年初增加113216.07万元,同比增长16.53%,其中:短期贷款170552.22万元,比年初增加42822.77万元,同比增长33.53%;中长期贷款624123.63万元,比年初增加73450.7万元,同比增长13.34%;票据融资3323.92万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4年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56所,教职工5670人,专任教师5464人,在校学生1173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小学六年巩固率达95.08%,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2.1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1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4%。
表4:2011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 标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 |
所 |
256 |
其中:小学 |
所 |
156 |
教学点个数 |
个 |
37 |
#:社会力量办 |
所 |
1 |
幼儿园 |
所 |
20 |
特殊学校 |
所 |
1 |
高中 |
所 |
4 |
#:社会力量办 |
所 |
0 |
职高 |
所 |
2 |
初中 |
所 |
36 |
教职工人数 |
人 |
5670 |
#专任教师 |
人 |
5464 |
其中:小学 |
人 |
2939 |
#:专任教师 |
人 |
2874 |
中学 |
人 |
2538 |
#:专任教师 |
人 |
2427 |
职中 |
人 |
193 |
#:专任教师 |
人 |
163 |
在校生 |
人 |
117334 |
其中:小学 |
人 |
58439 |
在园幼儿数 |
人 |
16500 |
初中 |
人 |
30833 |
高中 |
人 |
11562 |
2014年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9778户、有线电视覆盖220个行政村。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得到加强。2014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38所,采血机构1所,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年末共有床位2928张,卫生技术人员22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6人,卫生防疫人员594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05‰,婴儿死亡率7.56‰,产妇住院分娩率96.9%。
九、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2013年,年末总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49.78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71.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10万人,非农业人口14.34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1.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4‰;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75%。“双诚信双承诺”推进率达100%。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增长加快。201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04元,同比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93元,同比增长11%。
城乡居民收入
单位:元
2014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9130人(省口径)、2.69万人(市口径),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新农合参合49.46万人,参合率达99.01%。城镇低保年保障标准从4560元提高到504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从1680元提高到1850元;发放城低保4607.67万元,保障约1.3万人;发放农低保9472.6万元,保障约8.4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达33.6万人。
十、城镇特色、面貌和群众路线教育
不断推动社会创新和改善城市面貌。2014年建成“3155”工程产业基地39.07万亩,发展规模养殖场87个,培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现代农业合作组织达325个。牛场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级认证无公害深农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达11件,入列全国9个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之一。启动工业“百千万”工程,六矿瑞安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华润六枝电厂一期(2*660MW)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工业企业得到优化提升。启动南部新区开发,城市新增扩容2.61平方公里;桃花公园改造、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等一批市政工程相继完工,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2.7公里;凉都一品、阳光安置小区等住房项目加快建设,规划新增住房235.47万平方米,荣评全省建筑业发展示范县。
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提升政府形象。2014年全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清理“吃空响”35人,腾退办公用房3354.52平方米,“三公”经费压缩27.57%。精文减会,会议压缩25%,文件压缩37%,出台重大决策部署跟踪督查办法,跟踪问效264件,确保了政令畅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4件,政协提案130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注:
1、本公报中统计数据为经市统计局认定的初步统计数,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2、本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的总数与分项数之和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