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3543786
文  号: 六府发〔2023〕8号 发文日期: 2023-09-28
发布机构: 特区政府办公室 是否有效:
名  称: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六枝特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六枝特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9-28 15:55   来源:特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文字解读:《推进六枝特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特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单位,区属及驻境省、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

《推进六枝特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特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推进六枝特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3〕1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六盘水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六盘水府发〔2023〕5号),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提供高质量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核心业务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基础设施更加先进和完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设立体综合精密气象监测网。2023~2025年,更新或新建六要素自动气象站2套、四要素自动气象站7套,视程障碍现象仪1套,建设微型智能气象站90个。新建X波段相控阵雷达1部,新建北斗水汽观测站1个,建设4套土壤墒情观测站,新建农田小气候站1套,建设水上交通航道站2套。逐步提升立体精密气象监测能力,实现地面气象站覆盖各乡镇(街道)、重点区域,天气雷达覆盖各重点区域。〔责任单位:六枝气象局、特区水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二)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智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5G消息支撑系统本地化应用,不断提升气象服务加工和传播能力,逐步实现基于场景、位置、影响的气象服务,拓展“气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三)加强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六枝特区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回填升级建设,业务楼强弱电改造,实现气象台站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绿色安全。〔责任单位:特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四)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推动全区气象人才队伍转型发展,解决地方编制人员岗位性质转变,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气象人才评价机制,培养气象领域高层次人才。〔责任单位:特区委编办、特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特区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五)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共享,联合构建分灾种、分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强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智能服务、预警信息互联网共享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特区应急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能源局、文体广电旅游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六)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推动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等公共发布渠道与预警信息发布联动建设;将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审查内容;推进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纳入全区综合科普体系,提升社会公众防灾救灾和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单位:特区应急局、自然资源局,特区科协,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七)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高效发展。完成人影指挥中心至作业炮站的4G公网集群空域申请通讯系统建设,完成全区9门高炮自动化作业改造,切实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作业能力建设。购置1套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特种车辆及装置,改建(扩建)13个作业炮站的基础设施,完成新场炮站搬迁和1个标准化独立弹药库建设。〔责任单位:特区发展改革局、应急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八)加强防雷减灾工作。落实属地防雷安全领导责任及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全区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加强雷电灾害风险物防、技防、人防能力建设。〔责任单位:特区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应急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九)强化交通运输气象服务。加强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智慧交通气象服务本地化部署应用,开展以高速公路、主要库区水面航线为重点的交通运营和安全保障气象服务,提升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处置和运营管控气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特区交通运输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十)强化旅游产业化气象服务。围绕“中国凉都·画廊六枝”“六枝六味·有滋有味”品牌,推动气象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发展康体养生、科普探险、研学旅行、房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提供气象服务支撑。2023―2025年,完成智慧旅游气象服务系统本地化部署应用,不断提升旅游气象服务水平,助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责任单位: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十一)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2023~2025年,把气象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立农业与气象服务联动机制,建设4套土壤墒情观测站,开展农业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高农业气象风险预警、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种植期、成长期的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过程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特区农业农村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十二)实施山地特色农业气象赋能行动。开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精细化气象服务,建设1套农田小气候站,完成市县一体化特色农业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重点围绕猕猴桃、茶叶、红米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针对性专题气象服务。〔责任单位:特区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十三)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提高中度、重度污染天气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气象保障能力,为全区空气质量管控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光能、风能开发利用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为森林防火、乡村防灾减灾以及生态治理等提 供气象支撑服务。〔责任单位:特区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六枝分局、六枝气象局,各乡镇(街道)〕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并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统筹部署,形成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加强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将地方气象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工影响天气、自动气象站维持、防雷安全监管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法治建设。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严格实施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