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不动产“办证难”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六枝特区制定《健全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处置工作机制》(以下简称《机制》)。该《机制》聚焦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明确全链条责任、强化协同治理、严惩失信行为,实现从源头预防到问题处置的闭环管理。现就核心内容解读如下:
一、《机制》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一)出台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六枝特区实际,针对土地房屋开发、交易、登记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办证难”问题,构建全流程防范处置体系。
(二)核心目的。强化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全生命周期监管,从源头防止新的产权问题产生,通过规范规划、供地、建设、销售、登记等全环节监管,杜绝新增产权问题;高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多部门协同处置机制,分类解决违规交房、擅自改规划、代收税费、扣留产权证等突出问题。让群众办证更顺畅,企业开发更规范。
二、 主要措施
(一)全链条监管,堵住风险漏洞。 1.规划与供地环节。(1)规划刚性约束。未依法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土地出让后严禁擅自变更容积率等指标;(2)土地精准管理。推行“交地即办证”,供地前预编不动产单元号,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2.建设与验收环节。(1)施工规范。严禁无证施工,严格按图施工;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移交。 (2)联合验收。规划、消防、人防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成果共享至不动产登记,支撑“竣工即办证”。
3.交易与登记环节。(1)预售严管。预售资金全额入监管账户,实行闭环管理;强制约定预告登记条款,保障购房人权益。(2)便捷办证:推行“交房即办证”,房企需提前备齐材料;拒办产权的企业纳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
4.抵押与查封风险防控。(1)抵押透明化。金融机构需确保抵押不涉及已网签房屋;销售抵押房屋须先解押或变更登记。
(2)查封豁免。符合法定条件的已购房屋,不纳入整宗土地查封范围。
(二)跨部门协同,压实主体责任。1.分工明确。特区自然资源局(规划、登记)、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施工、预售)、六枝税务局(税费征缴)、特区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六枝人民法院(资产处置)等13个部门按职责联动。
2.信息互通。打通规划许可、网签备案、竣工验收、税费缴纳等数据壁垒,推行“多测合一”平台共享。
3.便民服务。设立“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联办窗口,实现离婚析产、加减名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三)严惩违规行为,强化信用约束。针对突出问题明确处置路径。1.未验先交房:责令限期整改→罚款→纳入失信名单;
2.擅自改规划/分割销售:督促整改→移交执法查处→暂停销售;
3.代收契税/拒开发票:税务部门追责→清退代收款→强制开具发票;4.扣留产权证/捆绑收费:强制收回证书→查处乱收费→限制房企融资;5.拒办产权登记:纳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多部门联合惩戒。
三、 创新亮点
(一)“三即办证”提速。交地、竣工、交房三个关键节点同步办理不动产权证,压缩办理周期。
(二)不动产单元号全流程应用。供地前预编码,关联规划、建设、交易、登记各环节,实现“一码管到底”。
(三)问题化解闭环机制。建立“排查—移交—处置—反馈”流程,确保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四、保障机制
(一)协同监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边界,推行“四减一增”(减材料、时限、费用、环节,增便利度)。
(二)责任倒查。因监管不力导致新增产权问题的,追究相关部门责任;腐败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三)普法宣传。加强购房人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依法维权,预防违建、违规交易等风险。
五、 实施意义
《机制》通过全周期监管、多部门联动、信用惩戒三位一体,构建了“防新增、化存量”的长效机制,既保障群众“住权与产权同步”,也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六枝特区健全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处置工作机制》政策解读
为切实解决不动产“办证难”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六枝特区制定《健全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处置工作机制》(以下简称《机制》)。该《机制》聚焦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全生命周期监管,通过明确全链条责任、强化协同治理、严惩失信行为,实现从源头预防到问题处置的闭环管理。现就核心内容解读如下:
一、《机制》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一)出台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六枝特区实际,针对土地房屋开发、交易、登记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办证难”问题,构建全流程防范处置体系。
(二)核心目的。强化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全生命周期监管,从源头防止新的产权问题产生,通过规范规划、供地、建设、销售、登记等全环节监管,杜绝新增产权问题;高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多部门协同处置机制,分类解决违规交房、擅自改规划、代收税费、扣留产权证等突出问题。让群众办证更顺畅,企业开发更规范。
二、 主要措施
(一)全链条监管,堵住风险漏洞。 1.规划与供地环节。(1)规划刚性约束。未依法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土地出让后严禁擅自变更容积率等指标;(2)土地精准管理。推行“交地即办证”,供地前预编不动产单元号,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
2.建设与验收环节。(1)施工规范。严禁无证施工,严格按图施工;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移交。 (2)联合验收。规划、消防、人防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成果共享至不动产登记,支撑“竣工即办证”。
3.交易与登记环节。(1)预售严管。预售资金全额入监管账户,实行闭环管理;强制约定预告登记条款,保障购房人权益。(2)便捷办证:推行“交房即办证”,房企需提前备齐材料;拒办产权的企业纳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
4.抵押与查封风险防控。(1)抵押透明化。金融机构需确保抵押不涉及已网签房屋;销售抵押房屋须先解押或变更登记。
(2)查封豁免。符合法定条件的已购房屋,不纳入整宗土地查封范围。
(二)跨部门协同,压实主体责任。1.分工明确。特区自然资源局(规划、登记)、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施工、预售)、六枝税务局(税费征缴)、特区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管)、六枝人民法院(资产处置)等13个部门按职责联动。
2.信息互通。打通规划许可、网签备案、竣工验收、税费缴纳等数据壁垒,推行“多测合一”平台共享。
3.便民服务。设立“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联办窗口,实现离婚析产、加减名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三)严惩违规行为,强化信用约束。针对突出问题明确处置路径。1.未验先交房:责令限期整改→罚款→纳入失信名单;
2.擅自改规划/分割销售:督促整改→移交执法查处→暂停销售;
3.代收契税/拒开发票:税务部门追责→清退代收款→强制开具发票;4.扣留产权证/捆绑收费:强制收回证书→查处乱收费→限制房企融资;5.拒办产权登记:纳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多部门联合惩戒。
三、 创新亮点
(一)“三即办证”提速。交地、竣工、交房三个关键节点同步办理不动产权证,压缩办理周期。
(二)不动产单元号全流程应用。供地前预编码,关联规划、建设、交易、登记各环节,实现“一码管到底”。
(三)问题化解闭环机制。建立“排查—移交—处置—反馈”流程,确保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四、保障机制
(一)协同监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边界,推行“四减一增”(减材料、时限、费用、环节,增便利度)。
(二)责任倒查。因监管不力导致新增产权问题的,追究相关部门责任;腐败问题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三)普法宣传。加强购房人法律意识教育,引导依法维权,预防违建、违规交易等风险。
五、 实施意义
《机制》通过全周期监管、多部门联动、信用惩戒三位一体,构建了“防新增、化存量”的长效机制,既保障群众“住权与产权同步”,也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