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17377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20
央视新闻
2025-08-25 15:52:22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发布日期: 2025-08-25 15:52   作者:   来源: 央视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初秋,天高气爽。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谋划的季节。

“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科学谋划“十五五”,不妨从打开“五年规划”的意义开始——

经过数十年探索,我国已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这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诞生路径。

记住“三级四类”,就能了解,五年规划其实是个“规划组合”——“三级”,是指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四类”,是指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样提到“四类”的作用: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

形象地说,国家发展规划是“统领”,把它制定出来后,要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

还有两个关键关系——“规划与政策”,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工具的发力方向,也要统一到国家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上;“中央与地方”,各地方既要贯彻国家总体部署,又要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在科学引领下汇聚各方合力——这就是中国发展的真谛之一。

五年规划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是“这一个”,而是“一个接着一个”“一棒接着一棒”,一张蓝图绘到底。

制定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中国这样能够连续七十多年,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从1953年开启的“一五”计划,到今年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始终是一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每一步,都意义非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并完成“十三五”规划,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并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

每一个关键变化,都体现着时代进步:从“六五”开始,“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日益充实;从“十一五”开始,“计划”改称“规划”,一字之变,凸显定位更加科学。

五年规划目标,坚持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相衔接。谋划“十五五”,需紧紧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五年规划,关键还在于真抓实干、说到做到,把“每一个”都干成干好。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事关发展,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得有多少事啊。五年规划,既要全面规划,又要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能关照千头万绪,又能“牵住牛鼻子”。

谋划“十五五”,怎么“牵住牛鼻子”?一是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二是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三是紧扣综合平衡,强化跨领域目标指标的衔接、任务举措的集成、项目布局的匹配。

“牵住牛鼻子”的本质,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系统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科学谋划主要目标任务,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办成一批大事急事难事。

中国的五年规划,引发世界关注。有西方学者在《中国大趋势》中,概括了一句对这个中国方案的认识:“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旁观者的视角,也挺形象。就是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通过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

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约束性两类。五年规划,特别讲求分类推进——对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则要集中精力,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对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等任务,则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推动目标任务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在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里,主要指标中,民生福祉类超过1/3;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健康保障、“一老一小”等方面28项民生工程,对有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谋划“十五五”,需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

“国事”“家事”,都是你我他、大家伙儿的事。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过程,正是生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大生命力的过程。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无 筑牢国内大循环基本盘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央视新闻    发布日期:2025-08-25    

初秋,天高气爽。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谋划的季节。

“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期。科学谋划“十五五”,不妨从打开“五年规划”的意义开始——

经过数十年探索,我国已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全会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这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诞生路径。

记住“三级四类”,就能了解,五年规划其实是个“规划组合”——“三级”,是指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四类”,是指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这样提到“四类”的作用: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

形象地说,国家发展规划是“统领”,把它制定出来后,要由专项规划在“条”上细化,由区域规划在“块”上深化,由国土空间规划在“地”上保障。

还有两个关键关系——“规划与政策”,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工具的发力方向,也要统一到国家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上;“中央与地方”,各地方既要贯彻国家总体部署,又要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在科学引领下汇聚各方合力——这就是中国发展的真谛之一。

五年规划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是“这一个”,而是“一个接着一个”“一棒接着一棒”,一张蓝图绘到底。

制定中长期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但像中国这样能够连续七十多年,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制定实施五年规划并取得巨大成功,则极为罕见。从1953年开启的“一五”计划,到今年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始终是一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每一步,都意义非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并完成“十三五”规划,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并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

每一个关键变化,都体现着时代进步:从“六五”开始,“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日益充实;从“十一五”开始,“计划”改称“规划”,一字之变,凸显定位更加科学。

五年规划目标,坚持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相衔接。谋划“十五五”,需紧紧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五年规划,关键还在于真抓实干、说到做到,把“每一个”都干成干好。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事关发展,方方面面、大大小小,得有多少事啊。五年规划,既要全面规划,又要突出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能关照千头万绪,又能“牵住牛鼻子”。

谋划“十五五”,怎么“牵住牛鼻子”?一是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二是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三是紧扣综合平衡,强化跨领域目标指标的衔接、任务举措的集成、项目布局的匹配。

“牵住牛鼻子”的本质,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系统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科学谋划主要目标任务,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办成一批大事急事难事。

中国的五年规划,引发世界关注。有西方学者在《中国大趋势》中,概括了一句对这个中国方案的认识:“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旁观者的视角,也挺形象。就是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通过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

从“十一五”开始,五年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约束性两类。五年规划,特别讲求分类推进——对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则要集中精力,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对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等任务,则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推动目标任务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在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里,主要指标中,民生福祉类超过1/3;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健康保障、“一老一小”等方面28项民生工程,对有效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谋划“十五五”,需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办好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

“国事”“家事”,都是你我他、大家伙儿的事。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过程,正是生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大生命力的过程。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 下一条 筑牢国内大循环基本盘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