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23071
A股十年巨变: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优先”
20
经济参考报
2025-08-26 16:49:21
5811511
时政要闻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动态时政要闻
A股十年巨变: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优先”

发布日期: 2025-08-26 16:49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在政策、资金、产业等多重因素共振之下,A股市场近期表现强势,上证指数连续创下十年新高。业内人士指出,同十年前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站在新起点上,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结将更加精准紧密,更加聚焦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十年来有了长足增长。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过5400家,总市值达到104.31万亿元。其中,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694家、1485家、589家、1385家和273家。而2015年底,A股上市公司总数仅为2808家,总市值为52.96万亿元。

从市场结构来看,资本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上市公司家数占全市场比例来看,从2015年到现在,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分别从38.24%、44.36%下降至31.23%、27.42%,创业板则从17.40%上升至25.49%,科创板、北交所则从无到有,占比分别达到10.84%、5.02%。从行业市值来看,资本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房地产、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的市值排名显著下滑,科技类行业的电子、通信的市值规模分别从2015年末的2.21万亿元、0.93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2.41万亿元、5.83万亿元,反映出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的结构变迁。Wind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A股总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68家,其中,仅电子核心产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就超过20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表示,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资者结构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中长期价值投资渐成主流,市场定价更高效、波动更平稳;实现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跨越,退市、交易等配套机制进一步完善,“零容忍”执法筑牢市场公平基础;上市公司结构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行业公司近2200家;市场开放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融入全球,沪深港通优化、A股纳入国际指数,外资持续流入,成为全球资产配置重要选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说,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到“市场化+法治化”的结构性跃迁。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新规落地,上市公司增至五千多家,市场化定价机制日益成熟;结构优化,市场生态从“散户市”转向“机构市”;监管升级,从“事后惩戒”转向“全链条严管”。这些变革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优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效资源配置平台。

站在新起点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本市场将更多聚焦于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资本市场已成为“稳预期”的重要抓手,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显效,投融资天平逐渐向“投资端”倾斜;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正在强化。监管持续推动险资、养老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有效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中央汇金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国家队”,持续发挥类“平准基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

陈雳指出,站在当前新起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结将更精准紧密,呈现三大新趋势: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科创板、北交所定位,引导创投流向科创领域;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需求深度适配,以再融资、并购重组助企业完善产业链,以高分红、强信披让投资者共享红利;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需求定制化融合,针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不同行业需求,推出专项基金、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让资本精准滴灌实体关键领域。

田利辉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双向赋能”:一是价值共生,ESG投资占比超20%,硬科技企业市值占比达40%,资本与产业深度绑定;二是创新驱动,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IPO融资额同比增长60%,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三是长期导向,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突破2.4万亿元,回购金额同比增长45%,市场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总的来看,资本市场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手,通过制度改革、开放合作与科技赋能,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在改善民生中激发消费活力
下一篇: 无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时政要闻

A股十年巨变: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优先”

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25-08-26    

在政策、资金、产业等多重因素共振之下,A股市场近期表现强势,上证指数连续创下十年新高。业内人士指出,同十年前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站在新起点上,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结将更加精准紧密,更加聚焦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十年来有了长足增长。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过5400家,总市值达到104.31万亿元。其中,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694家、1485家、589家、1385家和273家。而2015年底,A股上市公司总数仅为2808家,总市值为52.96万亿元。

从市场结构来看,资本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上市公司家数占全市场比例来看,从2015年到现在,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分别从38.24%、44.36%下降至31.23%、27.42%,创业板则从17.40%上升至25.49%,科创板、北交所则从无到有,占比分别达到10.84%、5.02%。从行业市值来看,资本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房地产、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的市值排名显著下滑,科技类行业的电子、通信的市值规模分别从2015年末的2.21万亿元、0.93万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2.41万亿元、5.83万亿元,反映出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的结构变迁。Wind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A股总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68家,其中,仅电子核心产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就超过20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记者表示,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资者结构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中长期价值投资渐成主流,市场定价更高效、波动更平稳;实现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跨越,退市、交易等配套机制进一步完善,“零容忍”执法筑牢市场公平基础;上市公司结构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行业公司近2200家;市场开放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融入全球,沪深港通优化、A股纳入国际指数,外资持续流入,成为全球资产配置重要选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说,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到“市场化+法治化”的结构性跃迁。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新规落地,上市公司增至五千多家,市场化定价机制日益成熟;结构优化,市场生态从“散户市”转向“机构市”;监管升级,从“事后惩戒”转向“全链条严管”。这些变革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优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效资源配置平台。

站在新起点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本市场将更多聚焦于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资本市场已成为“稳预期”的重要抓手,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显效,投融资天平逐渐向“投资端”倾斜;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正在强化。监管持续推动险资、养老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有效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中央汇金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国家队”,持续发挥类“平准基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

陈雳指出,站在当前新起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结将更精准紧密,呈现三大新趋势: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科创板、北交所定位,引导创投流向科创领域;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需求深度适配,以再融资、并购重组助企业完善产业链,以高分红、强信披让投资者共享红利;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需求定制化融合,针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不同行业需求,推出专项基金、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产品,让资本精准滴灌实体关键领域。

田利辉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双向赋能”:一是价值共生,ESG投资占比超20%,硬科技企业市值占比达40%,资本与产业深度绑定;二是创新驱动,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IPO融资额同比增长60%,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三是长期导向,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突破2.4万亿元,回购金额同比增长45%,市场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总的来看,资本市场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手,通过制度改革、开放合作与科技赋能,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在改善民生中激发消费活力
  • 下一条 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