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至收获期,为保障马铃薯稳产和高产,应加强对晚疫病、干腐病、软腐病的控制。
一、发生情况
当前我区马铃薯晚疫病田间一般病株率18%,最高65%,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8万亩次。
二、防控措施
(一)马铃薯晚病(生长期):根据马铃薯预警系统,当前马铃薯晚疫病第12代第1次发生,应使用治疗性杀菌剂,亩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毫升,或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60克,或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30克,或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毫升、或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20毫升,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每次只需使用一种杀菌剂,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要轮换使用。
(二)马铃薯干腐病、软腐病、晚疫病(贮藏期):贮藏期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从种植收获、晾晒、入窖和贮藏等环节进行控制,一是生产上选用脱毒种薯进行种植,播种时进行切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二是收获前应注意排水,晴天收获,避免薯块机械损伤;三是收获后薯块应晾晒3-5天,并剔除病薯;四是入窖前做好贮藏窖的消毒工作,将旧窖内的旧土铲除2-3厘米,晾晒7天以上,并喷洒杀菌剂消毒,入窖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薯块,入窖初期注意通风散热,窖内保持干燥、通风,窖温应保持在2-50C,每月检查一次,发现病薯及时取出,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窖内温湿度不变。
注意事项: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农药包装废弃物避免随意丢弃和焚烧,应清洗3次后可当生活垃圾处理。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当前应加强马铃薯中后期及贮藏期病害防治
当前我区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至收获期,为保障马铃薯稳产和高产,应加强对晚疫病、干腐病、软腐病的控制。
一、发生情况
当前我区马铃薯晚疫病田间一般病株率18%,最高65%,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8万亩次。
二、防控措施
(一)马铃薯晚病(生长期):根据马铃薯预警系统,当前马铃薯晚疫病第12代第1次发生,应使用治疗性杀菌剂,亩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毫升,或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60克,或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30克,或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40毫升、或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20毫升,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每次只需使用一种杀菌剂,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要轮换使用。
(二)马铃薯干腐病、软腐病、晚疫病(贮藏期):贮藏期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从种植收获、晾晒、入窖和贮藏等环节进行控制,一是生产上选用脱毒种薯进行种植,播种时进行切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二是收获前应注意排水,晴天收获,避免薯块机械损伤;三是收获后薯块应晾晒3-5天,并剔除病薯;四是入窖前做好贮藏窖的消毒工作,将旧窖内的旧土铲除2-3厘米,晾晒7天以上,并喷洒杀菌剂消毒,入窖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薯块,入窖初期注意通风散热,窖内保持干燥、通风,窖温应保持在2-50C,每月检查一次,发现病薯及时取出,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窖内温湿度不变。
注意事项: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农药包装废弃物避免随意丢弃和焚烧,应清洗3次后可当生活垃圾处理。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