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47804
注意防治姜瘟病
20
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
杨胜英
2021-06-29 21:37:02
5753548
农业资源管理
  • 中国政府网
  • |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
  • |
  • RSS订阅
  • |
  • 加入收藏
  • |
  • 设为首页
  • |
  • 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浏览
  • |
  • 进入老年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基层公开
  • 解读回应
  • 政务服务
  • 公众参与
  • 政府数据
  • 相约六枝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站点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农业农村农业资源管理
注意防治姜瘟病

发布日期: 2021-06-29 21:37   作者: 杨胜英   来源: 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一、症状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软腐病,主要危害姜块及根部,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二、发生规律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种姜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我区生姜一般6月初开始发病,6月中旬田间调查时可见零星发病中心,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发生严重,8-9月高温季节为该病的流行盛期,此时田间可见成片的黄褐色病株,严重田块可全部死亡。
    三、发生情况
    我区目前姜瘟一般病株率3.2—7.6%,局部地区最高达14%。连年种植地块发病较重。6月、7月我区降雨集中,温湿度极易导致姜瘟病发生流行,发病较重区域需立即防治,其它区域及时防治,防治适期为6月底至7月上、中旬。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严格选用无病种姜,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佳。
    (2)增加磷钾肥的施肥量。
    (3)下雨过后,及时排水,以防水淹生姜。
    2.物理防治
    发现病株,需及时挖除后带出田外集中深埋;为防止病菌在田中扩散,要将病苗周围半米的株苗全都挖掉,并在土地中撒上石灰,再用干净的无菌土将其穴掩埋。
    3.药剂防治
    姜瘟病发病期防治效果较差,一般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灌根,视病情隔7-10天灌一次药,连续防治2-3次。注意药剂需要轮换使用,警惕抗药性的发生。

分享到:
X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无 稻飞虱的防治
下一篇: 无 当前应加强马铃薯中后期及贮藏期病害防治
  • 中央政府部门网站
      外交部 国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医疗保障局
  • 省(区市)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市级政府网站
      贵阳市 遵义市 六盘水市 安顺市 毕节市 铜仁市 黔东南州 黔南州 黔西南州 贵安新区
  • 各区县政府网站
      盘州市 水城区 钟山区
  • 其它网站
      六枝特区纪委特区监委网站
  • 关于我们
  • |
  • 法律声明
  • |
  • 网站帮助
  • |
  • 联系我们
  • |
  • 网站地图
  • |
  • 网站年报
  • |
  • 手机版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六枝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信息:黔ICP备17007817号-1  52020302000005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

  • 首页
  • 我要了解
  • 我要办事
  • 我要查询
  • 我要参与
农业资源管理

注意防治姜瘟病

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1-06-29    

一、症状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软腐病,主要危害姜块及根部,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二、发生规律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种姜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我区生姜一般6月初开始发病,6月中旬田间调查时可见零星发病中心,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发生严重,8-9月高温季节为该病的流行盛期,此时田间可见成片的黄褐色病株,严重田块可全部死亡。
    三、发生情况
    我区目前姜瘟一般病株率3.2—7.6%,局部地区最高达14%。连年种植地块发病较重。6月、7月我区降雨集中,温湿度极易导致姜瘟病发生流行,发病较重区域需立即防治,其它区域及时防治,防治适期为6月底至7月上、中旬。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严格选用无病种姜,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佳。
    (2)增加磷钾肥的施肥量。
    (3)下雨过后,及时排水,以防水淹生姜。
    2.物理防治
    发现病株,需及时挖除后带出田外集中深埋;为防止病菌在田中扩散,要将病苗周围半米的株苗全都挖掉,并在土地中撒上石灰,再用干净的无菌土将其穴掩埋。
    3.药剂防治
    姜瘟病发病期防治效果较差,一般以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灌根,视病情隔7-10天灌一次药,连续防治2-3次。注意药剂需要轮换使用,警惕抗药性的发生。

一键分享
   
取消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 上一条 稻飞虱的防治
  • 下一条 当前应加强马铃薯中后期及贮藏期病害防治

相关信息

主 办: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承 办:特区政府办公室

维 护:特区电子政务中心     技 术:智政科技          

网站标识码:5202030007

电脑版 | 手机版

返回
顶部